-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舊金山海灣大橋西段老橋和建設中的東段新橋。 本報記者吳成良攝
因中國公司承接了部分工程,美國制造業聯盟給加州政府興建的新海灣大橋貼上“不愛國”標簽,美國民眾對此不以為然
中美基建合作是大勢所趨
本報駐美國記者 吳成良
美國制造業聯盟日前高調發起一項抗議運動,在由中國公司部分承建的舊金山—奧克蘭新海灣大橋上豎起巨幅廣告牌,聲稱大橋100%使用中國鋼鐵,美國損失了2500個工作機會。該組織呼吁國會通過立法強化“購買美國貨”條款,把“中國制造”拒之門外。
對這種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的做法,美國不少官員、業界人士和學者不以為然。“把部分工程分包給中國公司,不僅節省了成本,而且保證了項目建設進度。”新海灣大橋業主加州交通局發言人巴特·奈伊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一項目是美國和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范例?!?/p>
在1989年舊金山大地震中,連接舊金山和對岸港口城市奧克蘭的海灣大橋東段部分被毀。2002年,加州交通局決定重建大橋東段。2006年,由美國橋務公司和福陸公司組成的聯合體(AB/F),獲得大橋總承包合同,工程造價72億美元。同年,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從總包方手中獲得建造大橋的鋼塔、鋼箱梁和浮吊等的工程合同,總標的額約3.5億美元。
目前,大橋全部工程已完成90%。加州交通局近日宣布,大橋東段工程將于2013年9月2日通車。目前,美國建設者正在進行橋面施工和懸索裝置的布設。記者日前來到工地采訪,奈伊介紹說,抗震級別為8級,設計使用年限超過100年,橋面寬達70米,雙向12車道,中間還有一條自行車專用道,日均汽車流量將達30萬,居世界橋梁通過能力之首。
“100%外國鋼鐵”指責不實
然而,加州政府斥巨資建造的新海灣大橋,近日被貼上了“不愛國”的標簽。美國制造業聯盟抨擊加州政府把海灣大橋重修工程分包給中國公司。3月26日,該組織在大橋收費站旁豎起巨幅廣告牌,在五星紅旗的背景上寫著“海灣大橋:100%外國鋼鐵”。廣告牌下方是該組織推出的名為“本應美國制造”網址。據報道,這塊牌子將至少豎3個月。
美國制造業聯盟執行總裁斯科特·保羅稱,海灣大橋是“失敗的象征”,由于使用中國鋼鐵,美國損失了2500個工作機會。他還說,之所以要單挑出海灣大橋說事,“就是要告訴政府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讓官員和公眾知道“美國制造”有多重要。
美國制造業聯盟是鼓吹貿易保護主義的急先鋒,也是在貿易上強烈反華的代表,曾提起多起涉及中國產品的貿易訴訟。該組織曾聲稱,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10年里,由于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美方損失了280萬個工作機會。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指責中國不公平貿易以及攻擊中國的“炮彈”很大一部分來自這個機構。
奈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廣告牌上的內容并不真實,“舊金山新海灣大橋70%以上的鋼結構件是美國制造的,工程由美國企業總承包,來自美國34個城市的許多美國公司參與其中”,同時,“這也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包括日本、英國、韓國、中國和挪威的企業都參與了”。
給美國納稅人節省4億美元
新海灣大橋是一座美觀且技術含量極高的大橋。振華重工提前5個月完工,并獲得3000萬美元獎勵。奈伊告訴記者,將工程分包給中國企業有些迫不得已,因為美國國內沒有能滿足合同要求的產能。在中國生產好預制件后再裝船運到美國,不僅節省了美國納稅人的錢,更重要的是保證了工程進度。
大橋的總承包商AB/F曾估計,光是在美國建設一個生產基地用以建造大橋所需的鋼結構,成本就在4億美元以上,而將工程分包給振華重工,合同金額僅為3億多美元。AB/F新海灣大橋項目經理彼得森說,多數美國公司都沒有如此規模的倉庫、設備和現金流量?!都~約時報》曾引述加州官員估計,大橋工程部分承包給中國,他們至少節省了4億美元。
舊金山新海灣大橋項目的成功,提升了“中國制造”的形象和聲譽。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威廉·伊布斯感嘆地說,振華重工承建美國大橋,令他想起美國大型工程建筑企業,如美國福陸公司和總部就在舊金山的美國柏克德工程公司。數十年來,它們在世界各地建造標志性建筑,并向各國輸出美國的工程技術。然而,“現在我們看到,中國的工程技術與知識正在向美國出口”。
美中經貿被政治化又一案例
美國制造業聯盟的抗議行動,是美國大選年里美中經貿合作被政治化的又一案例。一些反對將新海灣大橋工程分包給中國的人士甚至將此與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相聯系。
其實,圍繞新海灣大橋的紛紛擾擾,早就讓一些舊金山民眾感到厭煩。當地一位專欄作家撰文說,海灣大橋的確值得批評,但不是批評中國。文章還說,無止境的爭論讓大橋重建工程一拖再拖,完工時間從2004年推遲到了2013年,項目預算從最初的13億美元到現在已超過70億美元,難道把72億合同的4.2%給中國企業就是賣國嗎?
在海灣大橋橋頭附近的一個停車場,記者遇到從奧克蘭開車到舊金山觀看棒球比賽的邁克爾·盧特奇。他指出,“只有那兩塊抗議廣告牌是100%的美國制造。不要忘了,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他說:“按照有些人的邏輯,美國人開日本汽車,使用從沙特進口的石油,豈不都成了賣國?”
美中在基建領域合作潛力大
美國曾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基礎設施網絡。但因幾十年缺乏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美國的基礎設施已淪落到中等水平,甚至有媒體稱已“淪落到第三世界的水平”。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更新基礎設施作為其促進經濟復蘇計劃的一部分。此前,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為期兩年涉及1090億美元的交通法案,但該法案在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擱淺。奧巴馬不久前再次呼吁美國國會盡快通過長期交通法案。
中國投資美國基礎設施,不僅促進了美國基礎設施翻新,而且擴大了美國工人的就業。中美兩國領導人就中國企業擴大對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投資,已經達成了重要共識。
美國凱托研究所交通問題專家蘭德爾·奧圖爾認為,美國聯邦和大多地方政府財政捉襟見肘,中國方面擁有資金和工程技術,兩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有巨大潛力。他還指出,美國制造業聯盟的要求只會導致基礎設施項目更加昂貴,每一個被保護的美國就業機會背后,都是消費者和納稅人將承擔高出數倍的項目開支。
(本報舊金山4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