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廣網海鹽4月8日消息(記者費磊)據中國之聲報道,中核集團宣布,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4號機組今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至此,我國“十一五”期間首個開工的核電工程——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即秦山核電二期3、4號機組)全面建成投產。這也是日本發生福島核事故后全球第一個新投產核電機組。
在1、2號機組自主設計的基礎上,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按照“翻版加改進”的原則,繼續堅持自主設計和持續改進。自2004年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申報伊始,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經過前后一年多的不斷討論與驗證,工程的初步設計共確定了以“十大技術改進”為重點的1408項技術改進。在這1408項改進中,有的是根據新的核安全法規要求開展的,如開展嚴重事故分析、概率安全分析實施設計改進,可進一步提高核電站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能力;有的是從電廠經濟性能考慮的,如運行圖的改進、延長換料周期等。還有就是國家核安全局在1、2號機組安全評審提出的改進項目以及國內外運行經驗反饋必須改進的項目,如主給水隔離、消防系統的改進、安全廠用水泵房的改進、長循環換料周期、儀控數字化的改進、安全殼噴淋系統加藥控制改進等。
通過改進,3、4號機組的設計負荷因子由65%提高到75%,大大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它的建成不僅僅是我國核電建設規模的擴大,該工程的全面建成走出了一條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管理、運營大型商用壓水堆的標準化新路;創立了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核電品牌,對于進一步提高核電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掌握三代核電技術,縮短與國際差距,為實現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夯實了道路。
如果按一個普通家庭月耗電300度計算,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的兩臺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可以同時滿足300多萬戶家庭每月生活用電。它的全面建成投產,使秦山核電基地運行機組數量達7臺,總裝機容量達432萬千瓦,年發電能力約為330~340億千瓦時,成為我國運行機組數量最多的核電基地。
中核集團是我國核電發展的主力軍,積極實施國際核能發展“熱堆—快堆—聚變堆”三步走戰略,實現了核電技術“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貯備一代”的科學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不受制于國外、以我為主、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