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近日,為保證保健食品命名科學、規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修訂了《保健食品命名規定》,并制定了《保健食品命名指南》,規定保健食品命名禁止使用虛假性、夸大性、絕對化或明示或暗示治療作用的詞語等等。記者走訪海口各大藥品超市了解到,海口市藥店中的保健品不符合《保健食品命名指南》、夸大虛假性的詞語比比皆是。專家表示,消費者一定要了解產品特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購買。購買前最好先到醫院診斷,根據醫生的指導合理服用,這樣才不會延誤病情或誤買。
多數人信店員推薦
白坡里的曾女士常買些保健品給父母,但如何選擇保健品,是否適合父母卻并不知道。“現在保健品種類太多,說明更令人眼花繚亂,不知該選哪種。一般都會買店員推薦的、包裝比較精美的產品。”曾女士說。
有曾女士這種困惑的消費者不占少數,如今的藥店里擺放的保健產品種類繁多,琳瑯滿目。
這些保健品都是正規、有療效的嗎?市民王先生向記者訴苦,自己剛滿12歲的兒子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為此購買過很多補鈣、增高的產品,號稱吃過幾個療程之后,就會長高至少5厘米,并增強免疫力,但是孩子服用后沒有一點效果,不僅白花了許多冤枉錢,如今更擔心這些保健品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記者走訪時了解到,70%買過保健品的市民都遭遇過此類情況。
夸大宣傳比比皆是
《保健食品命名指南》中規定,虛假性詞意如:天然、祖傳、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詞,夸大性詞意如特效、強效、高效、速效等用語;絕對化詞意如特級、頂級等;與產品特性沒有關聯,消費者不易理解的詞語如納米、基因、太空等及其他誤導消費者的詞語,如使用諧音字或形似字造成消費者誤解的,都是不充許的。
記者調查發現,海口藥店中的保健品夸大虛假性的詞語還真不少。在龍華區某一藥店,店員極力向記者推薦一種養顏、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其包裝十分精美,上面印有“國藥”“處方”的字樣。店員很神秘地和記者說,這款保健品曾是國家領導人專用,吃后使人神清氣爽,今年才推出市場,以前是買不到的。而且這種保健品不同于其他普通的保健品,它可以治病,等同于藥品,而不是只起到簡單的輔助作用。當記者問是否知道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保健食品命名指南》中,不允許保健食品說明上有“國藥”、“處方”等字樣時,店員搖頭稱不知。
記者走訪多家藥店后發現,藥店內80%的保健品以部分原料命名,而這種原料的含量其實非常少甚至根本沒有。比如很多藥店內都有的氨基酸類保健品,記者在仔細看其成分時發現,大部分產品氨基酸只占很小的比例,一些產品中完全沒有氨基酸。除此之外,30%的產品以冬蟲夏草命名,價格在70元-300元不等。如今冬蟲夏草市場價每斤20萬元左右,一家藥店1.5L的冬蟲夏草口服液只賣88元。當記者提出蟲草價格如此之高,而蟲草的保健品口服液為何這么便宜時,店員只是草草地說了句“也有點蟲草但不多吧。”(記者劉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