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如若我國風電并網率長期停留在70%的水平,“十二五”提出的風電年發電量達到2000億KW時的目標將成為泡影
時至今日,不論從即將于今年6月正式實施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還是從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中,人們都不難看出,管理層下大力氣根治我國風電“并網難”的態度已愈發堅決。
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兩劑由管理層開出的“猛藥”似乎未能得到業界及投資者的鼎力支持。
在絕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明確了新建和擴建風場的并網技術要求,增加了風電場低電壓穿越能力要求的相關內容。若按此要求達標,風場運營商將會增加較大的投入;而《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對分布式風電項目也提出了新的技術要求,低風速風場面臨風機組更換問題,這將直接導致低風速風場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幅提升。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項新政實際上分別給風電整機生產企業、風電場運營企業增加了成本壓力。短期來看,新政實施將對本就處在"微利"時代的風電業造成不利影響。但長遠來看,兩項新政將促進行業的規范運行和健康發展,也加快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因此,業界的不滿情緒將是暫時的”。
我國風電并網率僅為70%
2012年1月,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公開介紹,中國2011年并網風電總容量增長16GW(同比增長7%)至47GW(同比增長52%)。此后不久,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燕公開介紹,2011年我國風電容量增加20GW以上(同比增長6%),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65GW(同比增長44%)。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述兩組數據估算,我國2011年47GW的風電并網總容量僅占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65GW的72%(2011年我國風電并網率約為72%),而這一數字較2010年的69%僅高出了3個百分點。
根據我國“2015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億KW(100GW),年發電量達到2000億KW時(以此推算風電裝機年利用小時約為2000小時)”的“十二五”發展目標和“2011年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65GW”的現狀,未來4年,我國僅需保持每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8.75GW即可達標(2011年我國風電容量增加20GW以上)。
然而,在輕而易舉達到風電總裝機容量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如果我國風電并網率長期停留在70%的水平,則意味著2015年時1億KW的風電總裝機容量僅有7000萬KW能夠實現年發電量1400億KW(裝機容量*年利用小時=年發電量),其不但無法實現“年發電量達到2000億KW時”,也更談不上助推“風電在電力消費中的比例超過3%”。
由此可見,使全國30%尚處在“曬太陽”狀態的風電裝機并入電網,將成為決定“十二五”成敗的重中之重。
新政短期推高風電成本
既然提高我國風電并網率已刻不容緩,且順利并網也是所有風電企業的夙愿,那么,業界又為何對促并網新政表現出“不滿”呢?
據了解,此次《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主要規定了對110(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線路與電力系統連接的新建或擴建風電場的技術要求,其中包括對風電場有功功率控制、無功功率/電壓控制、有功功率預測、風電場測試、風電場二次控制以及低電壓穿越能力(LVRT)等方面的要求。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雖然風電整機成本經歷了大幅下滑后,如今價格已從3年前的6200元/KW下降至3600元/KW。其為增加風電側無功補償設備100元/KW的投資,及儲能設備的1000元/KW投資提供了"經濟基礎"”。
“但對于一些很早進入風電行業的企業,早年生產了大批沒有低電壓穿越的機組,如果將其進行改造,以每臺10萬元計算,1萬臺就是10億元,這對于本身就已處于不景氣階段的風電行業企業來說,必將造成其資金流捉襟見肘”。該分析師補充道。
而與此同時,《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提出,國內建設的分布式風電項目都要適應當地電網架構及并網技術規范要求,此外,其只可接入當地已有110千伏或66千伏電網系統,為確保當地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要求所建項目須多點接入,且單個項目裝機容量上限不高于5萬千瓦等。
對此,上市分析師表示,“一個5萬KW的大型風場機組并網改造動輒須上百萬元,分布式風場改造技術難度更大,預計給風場運營商增加的成本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