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大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助長了煤電矛盾的蔓延。煤炭資源“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的現象十分普遍。
電價調整方案不涉及居民
“全國范圍內每度普漲2-3分錢,先調上網電價再調非居民銷售電價”
綜合新華社濟南11月29日電一邊是堅挺的煤價,一邊是越發電越虧損的電廠,中間伴隨著各地此起彼伏的缺電叫苦聲,今年的煤電矛盾比往年更為尖銳。
冬季取暖用電高峰來臨之際,記者近期在山東、廣東、內蒙古等地調研發現,煤電僵局看似只是煤企與電企之間的博弈,實則是涉及煤炭、電力、運輸和政府監管四方的體制性矛盾。
“缺電直接影響了
一些大項目的落地”
冬季取暖用電高峰來臨之際,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4000萬千瓦左右,其中“水煤雙缺”的華中和華南地區電力供需矛盾將最為突出。
今年以來,已有17個省份采取了拉限電和錯避峰用電的措施。其中山西、河南、湖南、貴州等省缺煤停機嚴重,造成的電力供應缺口已影響地區經濟。“缺電導致全省工業經濟增速明顯下滑,8月份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在全國的位次較年初連降八位。缺電還直接影響了一些大項目的落地。”湖南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說。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前長期由于發電裝機容量不足導致的“硬缺電”相比,當前面臨的則是在裝機充裕情況下的“電荒”。
山東濟南市東郊的華能黃臺電廠廠長王喜春算了一筆賬:到廠市場煤價將近1000元一噸,昂貴的煤價加上其他費用,一度電的發電成本是0.5元左右,而上網電價是0.4219元,意味著每發一度電就虧損7分多錢。
“總資產58億元,負債已達59.9億元,8月份開始貸不到款,資金鏈已斷裂。”王喜春進一步透露,電廠從2006年到現在一直在虧損,預計今年將虧損4億元。由于資金緊張,已拖欠30多家中間商煤款2.2億元,職工工資也要拖后一個月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