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天藍了,山綠了,但收入少了”
——直擊河北壩上農民“政策性返貧”
記者 張濤 馬天云 豐寧報道
“改種玉米后收入銳減,盼望哪天還種水稻呢。”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南關蒙古族鄉長閣村村民孟憲堂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雖然實施“稻改旱”已經四年了,可是孟憲堂投入3萬多元買的一臺碾米機至今沒有賣掉。他經常到庫房里打掃灰塵和蛛網,為防止機器生銹,還時不時讓機器空轉一下。
位于壩上地區的豐寧,地處北京上風上水地帶,每年為密云水庫貢獻56.7%的蓄水量。為減少耗水作物,這里從2007年開始實施“稻改旱”工程。目前,全縣九個鄉鎮共3 .6萬畝稻田改種玉米,每年可節約用水2500萬立方米,每畝獲得北京市補貼550元。
長閣村人均不足一畝地,已全部改種玉米。黨支部書記李長國算了這樣一筆賬:稻田原畝產大米1000斤,按市價2.5元/斤算,毛收入2500元。改種玉米后,平均畝產1000斤,按9毛錢的市價算收入也就900元,加上補貼550元,毛收入最多1500元,相比種水稻至少虧1000元。“‘稻改旱’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多元,如今才700元多點,又成貧困村了。”李長國無奈地說。
縣水務局局長徐順臣說,“這里的農民樸實厚道,只要對首都有利,犧牲個人利益都可以理解,但補貼低,造成收入落差確實不小。”他認為,讓農民心里不踏實的還有一點,北京實施“稻改旱”補貼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一年一定,應建立長效機制,讓農民吃顆定心丸,不能讓人餓著肚子保護生態。
在豐寧,限制性政策還不止“稻改旱”一項。“北京頭上一盆沙”曾是對這里一些地區脆弱生態環境的準確描述。十年來通過推行退耕還林、禁牧措施,生態環境大為改觀。據當地林業部門統計,全縣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5.5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7.4%提高到2010年的43.7%。
然而一些農民說,現在天藍了、山綠了、沙少了,他們收入也少了。在小壩子鄉槽碾溝村,《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不少用磚蓋起來的羊圈都閑置著,里面堆起了柴草。
“守著青山綠水,俺農民卻返貧了。”村民宋安義說,過去家里養著七八十只羊,羊靠山吃山,加上種14畝地,一年也掙個上萬元。現在,搞舍飼養殖,投入大、成本高,羊又愛生病、不上膘,不養羊了。過去全村330個養羊戶,現在只有50戶。家里多數的地改種樹木,國家每畝補貼從160元降到90元,可物價一個勁飛漲,90元也就夠買一袋面,退耕還林的樹木還成不了材,日子真是很難過啊!
剛上任的小壩子鄉鄉長朱志國說,2000年全鄉年人均收入900元,而到了2010年則降到了680元,如果考慮物價因素,農民返貧是很明顯的。
土城鎮三間房村有人口2540人,9000多畝地累計退耕還林4000余畝。村民孟顯儒說,他家12畝地,退了5畝多。這5畝地過去一年種一季玉米,每畝能產千八百斤,以每斤9毛錢計算,除了人工成本也得收入三四千元。現在一部分種了松樹,一部分種了山杏,這里屬于高寒地區,松樹50年見效益,山杏常常遭遇“小滿前后一場凍”,一年最多收入1000元,本來收入就不高,總體算下來收入還減了2000多元。
“國家的各種政策,俺們是雙手贊成的,換來了子孫賴以生存的好生態。可就是生活方式變了,還不適應,盼望能得到增收的好出路。”這是記者采訪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縣林業局副局長王鳳陽說,退耕十年,全縣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但物價上漲和補貼降低雙重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眾生活困難。他指出,目前全縣尚有300萬畝荒山需要治理,按照每年治理20萬畝的速度,還需15年。且當地造林難度大,許多地塊需要補植兩三次才能成功。建議國家出臺針對這一地區的特殊政策,根據物價形勢適當提高退耕補貼,以提高農民積極性,更好地鞏固還林成果。
針對禁牧后農民收入減少的問題,王鳳陽透露,目前縣里已出臺相關措施為舍飼圈養提供政府擔保的小額貸款,并將積極為舍飼戶爭取農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