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輸煤管道模擬實驗室。 通訊員王平 攝
9月7日,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向業主提交一份設計稿:一條綿延750公里的地下輸煤管道,每年運量在1000萬噸。
據透露,這將是當下全球最長、運量最大的輸煤管道,由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投資70億元,在2013年建成投運,將由中煤武漢院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啟全球輸煤管道新時代。
為確保這條輸煤管道萬無一失建成,中煤武漢院今年在江夏投資10億元,建全新產業園,以長達10公里的輸煤管道模擬實驗室為主體,技術細節的研究,安裝、調試、培訓等都將在這里完成,成為輸煤管道的大后方和調控室。
中煤武漢院表示,產業園建成后,其總產值將從現在的10億元升至50億元,甚至100億元,屆時成為全球具競爭力的綜合研究院。
作為繼水運、公路、鐵路之后,管道運輸被稱為煤炭的第四種運輸方式,相比其他三種運輸方式,管道運輸埋在地下不占用土地,不會造成損耗,而建設投資是鐵路的1/5,運行費用也只是鐵路的1/3。
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曾經有一條運煤管道,長450公里,每年運煤500萬噸,2005年停運。前蘇聯也曾建過一條,但在試運行階段就發生煤漿堵塞,中途夭折。此后,全球再沒有新的運煤管道出現。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也曾經計劃建一條輸煤管道,中煤武漢院把方案都已做好,從陜西經河北到山東,但由于投資方破產,此項目沒了下文。盡管如此,武漢設計研究院認定,管道運煤方式的經濟性和環保效果,遲早會成為投資選擇。
這幾十年間,武漢院不斷在管道運煤技術領域投資:購買美國管道的全部技術資料,請來海外技術專家與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做顧問,并斥資數千萬元,建全球功能最完善的管道運煤模擬實驗室,儲備相關技術,自行設計在線監測系統,可以為現實中的管道提供監測服務,隨時預警并解決問題。在這一領域保持了絕對的領先。(記者馮欣楠實習生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