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編者按: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新材料“十二五”規劃有望9月公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項目,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6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
據介紹,新材料“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為自給率達70%,重大工程項目支持的每個子行業都有望通過5-10年時間形成千億元至萬億元產值規模。本報今日對上述新材料6個細分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系統梳理,挖掘龍頭公司投資價值,供廣大投資者借鑒參考。
新型動力電池 6類新能源股受益
目前來看,股市中新型動力電池材料主要指新能源電池概念。
首先,真正的新能源電池股票,只有6家:中信國安、德賽電池、科力遠、中炬高新、億緯鋰能、萬向錢潮。
中信國安:旗下的“盟固利公司”可生產錳離子車載電池;德賽電池:生產一次、二次(充電)各型鋰電池;中炬高新:旗下的“中炬萊森公司”生產鎳氫電池+車載動力鎳氫電池;科力遠:鎳氫電池+車載動力電池;億緯鋰能:生產鋰離子/亞硫酰氯電池;萬向錢潮:旗下的萬象新能源汽車公司,可生產聚合物錳鋰電池。
其次,其他所謂的新能源鋰電概念,如中國寶安、杉杉股份、江蘇國泰,當升科技等,由于到目前為止,還都是僅僅生產各種鋰電原材料的廠家,并不具備生產成品鋰電池的整體產業能力。所以,不能算是正宗的“電池概念股”。
第三,在上述6家能生產成品電池的企業中,只有德賽電池、億緯鋰能、科力遠這3家企業,是全行業都生產電池的廠家,屬于純正的新能源電池概念。中信國安、萬向錢潮、中炬高新,由于都是公司所屬的旗下某一個子公司,生產電池,所以也不是真正分量十足的新能源電池概念。
第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概念股,在目前上市公司中,具有真正概念的也只有中信國安、萬向錢潮、科力遠、中炬高新。目前,只有這四家上市公司能生產車載動力電池。德賽電池、億緯鋰能,目前還不能生產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大功率車載動力電池。
第五,致力于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開發的公司包括,風帆股份:是軍用啟動鉛酸蓄電池的定點生產單位,年生產能力達到 350萬KVAh;維科精華:成立的寧波維科能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動力、太陽能電池。
第六,其他相關新能源生產的公司包括,威遠生化:控股股東新奧集團已注入二甲醚生產業務;遠興能源:擁有甲醇化工項目;豐原生化: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商;華潤生化:控股股東華潤集團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龍江華潤酒精;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11%的股份。
碳纖維復合材料迎來黃金發展期
新材料產業將迎來大發展,作為其中重要領域之一的復合新材料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據悉,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將力挺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重點提升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展水平。
首先,碳纖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支之一頗受關注,行業成長“動力十足”。對此,華創證券分析報告也指出,世界碳纖維需求每年將以大約13%的速度增長,前景看好。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主要上市公司有,中鋼吉炭: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炭素制品生產企業,目前總產能15萬噸/年,產品達到十一大類五十六個品種,主要有石墨電極、石墨陽極、炭塊、特種炭制品、炭纖維制品等,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電子、航天、軍工、醫療及新材料等領域;金發科技:在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的碳纖維項目開始投產,首期產值預計可達10億元。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2000噸高性能PAN碳纖維的生產規模,年產值將達100億元;大元股份:全資子公司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的碳纖維新產品通過專利初級審查;吉林化纖:充分發揮企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專利技術優勢,計劃于2011年7月建成年產5000噸碳纖維原絲項目,使產品達到T700級水平;大橡塑:設備涵蓋碳纖維等多領域;博云新材:我國先進復合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炭/炭復合材料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力,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內的技術壟斷。
其次,由于面臨較高的技術壁壘,我國高性能碳纖維發展仍需攻關。但是,與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的芳綸,發展技術卻已經在我國取得突破。經過一年半的連續攻關,千噸級對位芳綸產業化項目已經在煙臺氨綸公司投產,一舉打破美日在此方面長達40年的壟斷。
芳綸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龍盛:上游生產芳綸原料聚合級間苯二胺;煙臺氨綸:生產芳綸的龍頭企業,公司間位芳綸產能已達5000噸/年,是國內產能最大的生產企業,在世界間位芳綸供應商中列居第二位,公司預計年產1000噸對位芳綸產業化工程于2011年5月份投料試車;S儀化:百噸級對位芳綸工業化試驗裝置項目進展順利,已經達到72小時連續運行,公司規劃3000噸/年產能,預計最早投產時間為2012年;神馬股份:浸膠芳綸簾子布已形成年產15—20t的規模,穩定客戶為天津國際聯合橡膠輪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