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報北京8月10日電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吳樂珺、溫憲、丁剛和本報記者管克江、王慧、丁小希報道:中國財政部將于本月中旬在香港正式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國債。中國財政部此舉正值美歐債務危機引發金融市場新的動蕩之際,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
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帕雷羅·普萊斯納認為,此舉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對于歐美投資者而言,由于市場仍充滿不確定因素,應該會對人民幣債券產生很大興趣。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教授涂永紅表示,人民幣離岸債券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中國周邊國家在對華貿易結構中都是逆差,用人民幣計價結算貿易,手中會存有人民幣,這些人民幣需要一個場所來進行保值增值。這兩年來,人民幣的貿易計價比例和規模擴大很快。因此,中國財政部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有美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債務危機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擴散。曾被認為是“安全天堂”的美債在歷史上首次遭到降級,美元信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美債危機的確給中國的美元資產帶來巨大風險,但另一方面,疲軟的美元也使人民幣增強了吸引力。今后10年,美國政府將面臨持續的減赤歷程,對美元而言,或將是日漸衰敗的10年;對人民幣而言,卻是日益強大的10年。在這10年戰略機遇期內,中國可按照自己的既定節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亞洲中心主任顧德明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對目前的市場來說,提供了一個多樣的選擇。同時,此舉有利于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國有媒體也認為,在美國信用評級遭降的敏感時間點,中國財政部正式啟動了第三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這一安排被市場人士視為中國政府對香港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支持。
有分析認為,從長遠的經濟增長預期來看,新興市場及其貨幣的發展潛力巨大。星展銀行(香港)預計,目前離岸人民幣即期和遠期市場每日成交量已達到65億元,而這個數字有望在今年年底增長20%至25%。
中國財政部曾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在香港發行60億元和8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去年零售部分的2年期債券最終獲得了1.37倍的超額認購。隨著近期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擴大,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和需求的增加,今年的發債規模和品種都進一步擴大:包括面向機構投資者招標發行的3年期60億元,5年期50億元、7年期30億元和10年期10億元;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2年期50億元。
涂永紅認為,目前正值美國信用評級下調,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市場對美國失去信心之際,此時發行人民幣債券,彰顯了中國政府有信心維持人民幣債券的穩定性,保證其長期的投資受益。而且此次發行規模比較大,期限品種也呈現多元化,體現了政府管理能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