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相關
國家文物局三公數據公務接待預算增百萬
(記者魏銘言)去年公務接待費支出為48.32萬元,今年該項費用的財政預算提至151.85萬元,增加兩倍多。
繼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后,昨天,國家文物局在其官網上公開了“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其中包括去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和今年“三公經費”預算數。
國家文物局公開的數據顯示,2010年,公務接待費的財政撥款決算數,是48.32萬元;今年這項費用的財政預算為151.85萬元。在“三公經費”預決算表格中,“公務接待費”的預決算相差103萬元,增加兩倍多。
與此對比,因公出國(境)費和公務公車購置及運行費兩項,今年的預算數,均比去年的決算數略有下降。
由于公務接待費預算的增加,國家文物局今年的“三公經費”預算總共667.43萬元,比去年決算的593.53萬元,高出近74萬元。
針對公務接待費預算增加的情況,記者昨天下午多次致電國家文物局宣傳部門,并發出采訪傳真,截至發稿時,未得到該局回復。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領導這兩天不在,無法很快答復。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認為,國家文物局的數據讓人看不明白。其一,中央部門一直提出要壓縮三公經費,為何越壓越多?其二,公務接待費用呈兩倍增長,其必要性在哪里?國家文物局有必要解釋。
對話
“如果不公開我就窮追不舍”
北京律師李勁松稱向多部門發出信息公開申請是“民間的推動”
【對話人物】
李勁松,男,1961年出生,北京市憶通律師事務所主任
(記者蔣彥鑫)針對回復情況,律師李勁松回應稱,在三公費用公開問題上,國務院是官方的推動,他是民間的推動。
新京報:你向多少部門提交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為什么這么做?
李勁松:國務院多次提出要推動三公經費公開,溫家寶總理也多次表態。
5月初,我就萌生了提交申請的念頭,并馬上行動。我給很多部門發了電子郵件,但因為有些部門公布的郵箱不正確,所以有的信被退了回來。因此,具體我向多少部門提交了申請,我也說不清了。
國務院的是官方的推動,我這個是民間的推動。
新京報:現在收到的回復,你怎么看?
李勁松:起碼是一種姿態。多數部門說,將在網站上公布,這已達到我提交申請的基本目標。這些部門中,糧食局回復速度最快,雖然沒說什么時候公開,但起碼他們知道有公民在監督這個事情。
新京報:也有部門說,你申請的不屬于公開范疇。
李勁松:是這樣的。比如,國家發改委,他們在回復中說,這個不屬于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條件,所以不予提供。但在這之前,他們電話和我溝通過,說這個不關我個人的事情,不能依申請公開;(這個)屬于主動公開范疇,他們會按國家規定公開。
新京報:多數部門的回復很正式。
李勁松:我首先是對他們說,在網站公開持肯定態度。因為預算公開這個事情,只能一步一步來,需要一個過程。
新京報:截至目前,多個部門已經超期,你下一步會有什么舉措?
李勁松:如果不公開,我就窮追不舍。
新京報:你不怕別人說炒作?
李勁松:我關注這些事情,首先是基本的公民意識,其次是法律人的特性。我不需要用這些事情來增加名氣。在當下,不能各掃門前雪。如果每個人都掃上一點,那么大街就干凈了。
點評
公布數據不夠詳細
從當下來看,各部門公布三公費用的數據,是在某種推力和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出來的,而不是他們自愿公布的。所以,必然比較簡單。真正的公開,是經濟分類賬目的公開。如公車需要公布車輛數、型號、每輛車購置的錢和運營的錢;公務接待需要公布一餐花多少錢,接待了誰。只有這樣的公開才有意義。
是否屬于公開范疇
我不同意這種觀點,這是對公民權利的一種限制。從國外來看,依申請公開的不需要說明理由和用處,這是政府的義務。只要不是涉及秘密,就應該予以公開。
點評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