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京滬高鐵屏障風波:工程總投資由23億翻至52億

2011年04月25日12:2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京滬高鐵 京津城際 聲屏障 京滬高速鐵路 工程分包 工程交易 滬杭 至京 滬寧 工程欠款

屏障工程總投資由23億元翻至52億元,始于權力與資本的合謀;以丁書苗、劉志軍被查為拐點,權力更迭又引起拆除風波與欠款事件,高鐵項目建設的無形推手如影隨行

《財經》記者 王晨

北京北蜂窩路五號院附近,小巷盡頭是一棟并不起眼的五層小樓,牌匾卻寫著遐邇聞名的“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滬高鐵)。

2011年4月12日9時30分,小樓門前聚集20余人,衣服上寫著“討還公道,還我血汗錢”,手持“乞求京滬高鐵支付聲屏障貨款”的橫幅。他們來自江蘇遠興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一環集團有限公司兩家高鐵聲屏障生產企業,也代表另三家高鐵聲屏障生產企業的工人,此行意在向京滬高鐵討要總額近30億元的工程欠款。

小巷深處的抗議聲并不大,更少有圍觀。在持續一小時后,兩名工人代表被京滬高鐵相關人員請入樓內,展開談判。

自2010年8月招標開始,京滬高鐵聲(風)屏障工程風波不斷。先是招標過程中,有網帖舉報中鐵泰可特環保工程公司(下稱泰可特)等三家公司系內定中標公司;繼而在2011年1月,泰可特的前身山西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丁書苗被捕,及至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查。

以此為拐點,爭議頗大的聲(風)屏障工程被部分拆除,所涉工程款長期拖欠,當初艱難中標的企業,如今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這是審計署通報1.87億元建設資金被挪用后,京滬高鐵再次暴露灰色財務。在鐵道部權力更迭前后,影響高鐵項目建設的權力之手仍如影隨行。

招標過程一波三折

將京滬旅程縮至五小時的京滬高速鐵路,于2008年4月18日開工,全長1318公里、總投資2209億元。聲(風)屏障主要用于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兩側的隔聲降噪、擋風,屏障工程于同年8月開工,總長1200公里,分為6個標段(共21個包)兩次招標,50億元左右的總投資額吸引了十幾家國內聲屏障企業參與投標。

據相關人士透露,屏障工程原本招標金額為23億元,“后來,增加了風屏障及部分聲屏障,招標預算翻番”。增設風屏障與否曾引起爭論,但最終議案不僅增設風屏障,且占聲(風)屏障總量的一半以上,此舉使業內人士懷疑意在使中標者承攬更多工程。

招標伊始的2008年8月,有網帖舉報泰可特為內定中標公司。參與投標的多家聲(風)屏障生產企業表示,帖子的內容基本屬實。

京滬高鐵項目招標由濟南鐵路工程局下屬的濟南工程交易中心負責交易,但實際決策權仍在鐵道部。其招標過程一波三折,耐人尋味。

第一幕是修改標書——2010年8月,第一版標書發布不到24小時即被撤;10月29日第二版標書,將參標企業的注冊資本金由原來的2000萬元提至4000萬元。這意味著門檻驟增,只有13家企業夠格入圍。

第二幕發生在是年11月10日-12日,京滬高鐵FP01-F04包開標,預算總額約12億元,分別由泰可特、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新筑股份,002480.SZ)、南京新光環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標。其中泰可特獲得兩個包。《財經》記者獲得的招標材料顯示,中標結果并未遵循低價原則:泰可特在FP01包的報價為234221582元,由低到高排名第五,而最低報價比其低近6000萬元。在泰可特中標的FP02包,其僅排名第四。

“中標結果一出,一片嘩然。”多家企業抗議招標結果不公,有企業僅購買招標成本就花了十幾萬元,“白投進去了”,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抗議似乎有了效果,一個月后的第二次招標,有七家公司中標。但僅在第二批聲屏障開標后幾天,京滬高鐵的一紙傳真再次讓參與投標的公司激憤。

此份傳真在開標之后,又對中標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再次抬高招標門檻,足以改變這次招標結果:“投標人必須驗證其是否具有已經實踐驗證的時速350公里客運專線正線區間應用業績或經部(鐵道部)組織的隔音降噪及氣動力影響專項試驗測試”,并要求“各投標人于2010年12月8日18時前”遞交相關材料。

在近三年中國修建的高鐵和客運專線中,時速達350公里的僅武廣鐵路、京津城際,參與第二輪投標的12家公司里,只有泰可特參與供應武廣高鐵和京津城際聲屏障。而后一條規定——參與鐵道部組織的專項測試,也只有泰可特、新筑股份和南京新光參與。

參與招標的人士坦言,這份緊急傳真雖然署名是京滬高鐵股份有限公司,但執行的是“鐵道部運輸局的文件精神”。

而據官方通報,繼劉志軍之后,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微博專欄)已被停職審查。

隨后幾天,有關此事的舉報風起。最終,時速350公里的業績證明放寬限制,一些參與相關工程分包的公司勉強符合條件,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2010年12月中旬,濟南鐵路工程信息網上,第二批中標的17個包公布其中15個,未見泰可特和南京新光的名字。據第二批投標材料顯示,這兩家企業的投標價格排在最前兩位。

知情人士介紹,由于此輪招標有多家企業參與競爭,工程預算由50億元左右下降為40億元。

但隨后有消息稱,未公布的兩個包已由泰可特獨攬。

誰的泰可特?

吊詭的招標過程,讓泰可特成為關注焦點。為何投標條件再三修改,惹來招標為某些公司量身打造的質疑。

第二次招標開標后僅一個月,一顆重磅炸彈隨即在聲屏障行業中引起震動。2011年1月,泰可特的前身金漢德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丁書苗被捕,隨后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雙規,使大家對泰可特這家公司充滿好奇。

中鐵泰可特的公司名稱中冠有“中鐵”二字,足顯其與鐵道部的關系。泰可特的前身為山西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下稱山西金漢德)。山西金漢德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丁書苗名下的博宥集團是其實際控制者。

2007年12月,丁書苗成立北京金漢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銷售鐵路配套設備和高鐵工程建設等。2008年,北京金漢德公司完成對山西金漢德的收購,自此以前者對外。

提起丁書苗,部分聲屏障企業人士表示:“她在拿標上很有能力。”此外,她跟鐵道部高層的深層關系,也成為業內的話題之一。

這個僅有初中文化、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山西靠搞車皮起家的農村婦女,在發跡之后移居北京,后又介入高鐵項目,從利潤較高、最為核心的“輪對”到技術含量不高的聲屏障項目,均可見丁書苗的身影。

2007年,山西金漢德花2000萬元引進德國旭普林工程公司的聲屏障技術。

金漢德進入聲屏障行業之前,鐵路聲屏障主要以非金屬聲屏障為主,南京新光是其中技術的領先者。金漢德則引入了金屬聲屏障的相關技術。在高鐵聲屏障建設規劃方案的選取中,金漢德參與的以金屬聲屏障為主的規劃勝出。此后的高鐵招標,皆為金屬聲屏障。

金漢德本是國內聲屏障企業中的小字輩,直到2008年,在京津城際聲屏障項目中,從未做過相關項目的金漢德“一鳴驚人”。

京津城際聲屏障項目是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客運專線聲屏障項目,共有幾十家聲屏障生產企業參與競標。金漢德當時并無競標資格,但通過與有相應資質的中鐵電氣化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電氣化集團)聯合競標,獲簽8.36億元的工程。

這是金漢德在高鐵聲屏障領域掘得的第一桶金。此后,金漢德在高鐵聲屏障招標中屢戰屢勝。

2009年,在武廣高鐵、鄭西高鐵、廣深港高鐵的聲屏障建設中,金漢德公司亦與中鐵電氣化聯合投標,并獨攬標權。這項三合一招標的預算由5.3億元提高到6.1億元,鐵路系統的一位專家分析說,“三標合一”亦有操縱之嫌:“這極不正常,因為鐵路工程運輸成本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三條路線相距較遠,不僅提高了運輸成本,在建設中也是增加管理難度的。”這位人士認為,這種安排很可能是為了影響招標結果。

隨后,三標合一的情況在滬寧、滬杭客運專線和廣珠城際鐵路的招標中再次出現。因相關部門堅持,廣珠城際鐵路退出,并單獨招標。在未滿足《招標法》規定的,必須由三家及以上公司投標的情況下,金漢德取得了滬寧、滬杭客專的部分聲屏障項目。

短短四年時間,頻頻中標的金漢德公司已經引起了同行的關注。2010年2月,揭露高鐵聲屏障招標黑幕的文章在網絡上傳播。同年9月,博宥集團將35%的北京金漢德股權轉讓給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公司更名中鐵泰可特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中標潛規則

股權變更后,丁書苗的實際股權大幅下降,泰可特冠以“中鐵”之名,但其實際獲得更大的空間——即憑借與鐵道部的關系,暗中操縱。

一位相關企業負責人介紹,早期高鐵項目,如京津城際鐵路的招標方式是綜合標,由技術標和材料標組成,兩者各占一定比例。材料標以價格打分,可操作空間不大,“有關系的就會在技術標上做手腳。”

京滬高鐵聲屏障在招標上做了“改革”,將技術標和材料標分開,聲屏障企業參與的是材料標,即以價格為主。不過,主導者設立了新的招標條件,主要體現在對注冊資本、施工經驗的要求上。

能拿標的公司,甚至演變成中介,衍生出了尋租空間。以金漢德為例,雖有技術和拿標能力,但其在生產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難以完成的工程則分包給其他公司,從中賺取“管理費”。

分包管理費通常在工程總額的3%-8%之間。在京滬高鐵聲屏障招標中,層層分包的現象亦有出現,如江蘇一家分包公司的產品上貼的是成都一家公司的標簽,但合同卻是與徐州一家公司簽訂,問其緣由,系成都公司將部分項目交由徐州公司,后者再轉包給江蘇這家公司。

層層轉包之下,分包企業利潤空間則進一步壓縮。以此次京滬高鐵聲屏障為例,江蘇一家企業以每平方米900元的單價獲得中標企業的分包業務,而后者的中標單價為1300元,即中標企業靠分包即可坐享30%的利潤,而分包企業的利潤下降為10%。

另外,層層分包不僅使一些關系戶坐享其成,利用關系變現,也造成聲屏障質量難以保證。2011年1月,京滬高鐵召開聲屏障生產企業會議,因質量問題點名批評了中鐵泰可特,要求其返工,其質量問題包括:兩個單元板之間的橡膠墊用泡沫代替;鋼立柱中間的夾金板未焊接等等。

后續風波

招標風波暫息之時,2011年3月,所有材料即將供應完畢,來自京滬高鐵的一份傳真又使中標企業坐立不安。

3月4日,江蘇省靖江市凱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廠房外馬路的兩側,堆滿了金屬插板式風屏障。該公司總經理路文錦對《財經》記者說:“這批貨現在堆在這里,還不知如何處理。”

這批貨本計劃一周內安裝至京滬高鐵上,但因一份傳真改變了命運。這份于3月2日下發的《關于聲(風)屏障加工安裝的緊急通知》稱:部分管段1.93米風屏障全部取消,已安裝的風屏障拆下,尚未安裝的風屏障停止供應。

這批拆除的風屏障,占該項目風屏障供應總量的一半以上,金額近15億元。

拆除工作可謂迅速,在傳真下發的前一天即已實施。3月2日,《財經》記者抵達天津市武清區都張莊鄉時,大多數風屏障已拆除完畢,僅余立柱。

這批被拆除的風屏障,在京滬高鐵聲屏障招標伊始,即發生了有無安裝風屏障必要的爭論。而這批總預算由23億元增加到50億元左右的風屏障,此刻又上述通知以“建得過于密集”為由拆除過半,決策之反復令人吃驚。

拆下來的風屏障,由誰來支付款項?這成了鐵道部、京滬高鐵及各安裝公司來回踢的皮球。事實上,不僅被拆除的風屏障款項未結,大部分聲屏障的貨款也未落實,這直接導致了本文開頭一幕。

4月11日,在京滬高鐵公司外等候談判結果的江蘇遠興環保集團一位工人說:“春節加班加點趕工生產聲屏障,從去年開始到現在,除每月工廠發放的幾百塊的基本生活費外,其余的工資和加班費都未拿到。至今未付工資有五六萬。”

一位中標企業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原定2011年3月中旬前,新建京滬高鐵聲(風)屏障要完成安裝,我們只負責供貨,所有聲(風)屏障早于2月前生產完。最早一批貨于2010年11月即已供應完畢,但這筆錢還未結清。”

款項拖欠,不僅使中標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大量分包企業也會面臨同樣問題。

4月12日下午1時許,談判代表走出京滬高鐵公司大門,談判尚未在細節上達成一致。等候的工人回到住所吃飯,京滬高鐵公司門前暫時恢復了寧靜。但關于高鐵建設的爭論,從資金使用到技術討論,仍未止息。

此時,處于漩渦中心的泰可特異常低調,在討債過程中未見其身影。聲屏障項目之外,丁書苗相關公司在各地涉足的高鐵廣告項目,尚未簽訂合同的,亦已叫停。

本刊記者陳曉舒、歐陽洪亮對此文亦有貢獻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財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