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記者季蘇平)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菜籃子、米袋子,一直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也就成為物價穩定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但是據國家發改委介紹,蔬菜價格在過去十年漲了兩到三倍,成為助推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
遏制蔬菜價格的上漲,減少流通環節是關鍵。而農場與超市的直接合作是重要手段之一。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專訪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農超對接之后,能否讓菜價真的降下來?請聽報道:
中國是世界上蔬菜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豐富的蔬菜品種讓初到中國的外國人嘖嘖稱贊。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指出,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蔬菜在中國人的食譜中占據越來越大的分量,
周望軍:去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們現在城鎮居民對食品的消費:蔬菜的量是123公斤,糧食的消費量是88公斤。從05年開始,我們國家城鎮居民對蔬菜的消費已經超過了糧食。
在人們對蔬菜的需求不斷增加的今天,蔬菜價格也呈現出節節攀升的態勢。周望軍掌握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蔬菜價格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遞增。
周望軍:自2000年來,我們國家蔬菜價格平均每年大概上漲10%這么個速度,現在的蔬菜價格比2000年要貴兩到三倍。
蔬菜價格上漲也是本輪物價上漲的重要推手。雖然,國家統計局對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的權重進行了調整,但是食品在其中的比重仍然有三分之一左右,蔬菜在食品價格中又占據三分之一,以此類推蔬菜對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的影響很大。
周望軍:如果能穩定住蔬菜的價格,對穩定食品類價格,進而穩定CPI,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蔬菜價格持續上漲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周望軍分析,原因復雜。首當其沖的就是城鎮化進程。當城市周邊的土地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建設交通設施和開發房地產,蔬菜種植面積便不斷減少。蔬菜種植被轉移到了城市遠郊和農區,蔬菜的流通環節增多,成本增加。
周望軍:勞動力、土地成本,包括運輸成本,燃料,柴油汽油價格漲得比較多,在蔬菜的運輸環節也要反映出來。
蔬菜進入到流通環節后的損耗更是驚人。在我們國家,蔬菜的運輸基本上都是在常溫下進行的,損耗率高達30%,特別是綠葉蔬菜的損耗更大。而這一數字在國外只有不到10%。針對以上種種,國家發改委準備在全國分步驟在生產、流通、銷售三個環節穩定蔬菜價格。
周望軍:利用價格調節基金,在蔬菜的生產環節,補貼大棚,設施蔬菜,在蔬菜的流通環節,補貼冷庫,冷鏈物流,在蔬菜的銷售環節開辦平價商店。
而平價商店之所以能平價的關鍵就是"農超對接"。在傳統購銷模式下,蔬菜從田間到餐桌往往要經過收購商、區域市場、批發市場、二級批發、農貿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超市從基地直接進貨,至少可以省掉三、四個流通環節,按每一環節增加5%-10%的成本計算,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40%。再扣除各環節的逐利因素,最終的銷售價格可以降低20%以上。然而在不少城市超市里,記者發現所謂的農超對接中蔬菜價格并不便宜。平價商店是否具備向全國推開的可能性呢?周望軍認為,農超對接沒有地域限制,部分地區降低菜價還大有作為。
周望軍:農超對接沒有地域限制,各地都可以參照執行的,農超對接過程中,除了減少流通環節之外還有一個環節是減少超市的入場費和攤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