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記者調查稱紅十字會接待費超標屬行政違規

2011年04月18日09:39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超標 接待費 違規事件 調查取證 公款消費 公務接待 社會團體 中國紅十字會法 發票微博風波 基金會管理條例

網絡上流傳的天價公務接待餐飲發票。微博圖片

上周,一張近萬元的餐飲發票將上海盧灣區紅十字會和紅十字會系統推上風口浪尖。記者經過調查后卻發現,作為一個非純粹意義上的公益組織,中國紅會的經費基本來自于政府,其接待費超標嚴格意義上說屬于行政違規,而與濫用捐款沒有關系。

而對于此次事件誤傷中國公益界,專家呼吁網友保持理性,并希望盡快解決因為體制問題給中國公益透明化工作和努力帶來的困難。

>>事件還原

微博曝紅會發票

4月15日13時50分,一位實名注冊網友肖雪慧(其微博身份認證為: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發了一條微博,“紅十字會一頓飯的發票不涉密吧?想轉發卻被告知已經刪除”,微博下還附上了一張餐飲發票的照片。這張消費發票的付款單位是“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收款單位為“上海慧公館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付款日期為2011年2月28日,發票上消費金額為9859元。

針對這條微博以及這張餐飲發票的出處,記者聯系到了肖雪慧。她表示這條微博并非自己首發,她手里也沒有這張發票,她也是看到原博主的微博后轉發的。而在她轉發時,提示原微博已經被刪除,為此她復制了原微博上的發票照片,用自己的微博發了出來。據肖雪慧介紹,為了判斷發票和微博的真實性,她曾經聯系過原博主,確定了此事的真實性,但出于對原博主的保護,她沒有透露原博主的身份和微博名字。

網友一邊倒指責

這條圖文并茂的微博一經發出,便在網絡上引起轟動,很短時間內便有上萬網友通過各種社交網絡進行轉發,吸引廣大網民的并不是這張發票的金額,而是餐飲發票的付款單位——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以及消費的場所——慧公館。

慧公館是上海的一家高檔餐廳,人均消費在500元以上,而紅十字會是眾所周知的人道主義救援機構。因此,這條微博在網絡走紅后,網友的聲音基本上一邊倒:“質疑盧灣區紅十字會為什么去高檔餐廳用餐。”“你們吃的是飯還是血?”“近萬元的餐費招待了誰?”“要求紅十字會給個說法!”更有網友在這條微博后留言:“我們捐的款都被公益機構揮霍了,大家再不要捐款了。”

一時間,上海市盧灣區紅十字會以及其所在紅十字會系統被推上了“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

紅會迅速反應

面對網友的指責,紅十字會系統也迅速在網絡上進行了回應。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政策法規處處長丁碩發表微博稱:“我已將此事向秘書長做了匯報,現在也已經要求相關部門了解情況了。”據一位接近紅十字會系統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這條微博發布當天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上海市紅十字會的相關領導非常重視,責成相關機構首先弄清餐飲發票的真假、發生消費的原因、參與人員以及當時情況等。

事隔一天,4月16日,上海市紅十字會便通報了“盧灣區紅十字會高額餐飲費”調查及處理情況。通報中稱,上海紅十字會15日下午責成盧灣區紅十字會對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并會同盧灣區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取證。根據核查結果,盧灣區紅十字會確實于2011年2月28日以“紅十字會工作會務費”支付給上海慧公館餐飲管理有限公司9859元,發票號碼為:46510945,記賬憑證號為:JZ-03-0009。資金開支渠道為盧灣區紅十字會的工作業務經費,非社會各界捐贈的救災救助款。據稱,當天的消費是盧灣區紅十字會與相關企業協會商洽工作的公務活動,參加人員17人。

盧灣區紅會被批評

通報對此事的處理情況也進行了說明。據介紹,上海市紅十字會認定此次公務活動的人均消費水平明顯高于150元每人的標準,因此盧灣區有關部門已經責成盧灣區紅十字會對超過公務接待標準部分的7309元人民幣(9859元-150元/人×17人)由個人承擔,予以退回盧灣區紅會財務。在通報發出時,超標款項已經全部退回。對于此次“發票微博風波”中的主角,盧灣區紅十字會因為“在公務接待活動中鋪張浪費”而受到在全市紅十字系統通報批評的處分。上海紅十字會還要求“全市紅十字會系統要厲行節約,用勤儉辦一切事業的精神做好紅十字事業。各級紅十字組織嚴格按照本地有關部門撥給紅十字會工作業務經費的使用規定和開支范圍、標準進行使用,自覺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對不符合規定和標準的,要堅決制止,及時整改。”

>>焦點梳理

‘ 紅十字會系統的快速應對和處理后,“發票微博風波”并沒有平息下來,仍有大量網友對紅會的通報表達出了不滿意,甚至對整個中國公益表達失去信心。記者就此采訪了接近紅十字會系統的相關人士就紅十字會系統的性質,以及此次風波中出現的“公務接待”“工作業務經費”“救災救助款”等關鍵詞匯進行解讀。’

焦點1 紅十字會是民間公益機構嗎?

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法》,“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應該定性為“社會團體”。記者同時在民政部的一份關于對部分團體免予社團登記的通知中發現,其與文聯、作協、殘聯一樣,由國務院批準免予登記,而且一直到縣一級都有紅十字會的分支機構。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介紹,在社會團體中,雖然紅十字會系統屬于少數可以公開募捐的機構,但其除了人道主義救援外,還肩負著大量民間外交的職能,因此其并非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民間公益組織。

焦點2 紅十字會的錢從哪兒來?

同樣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法》,紅十字會經費的主要來源有四個方面:(一)會員繳納的會費;(二)國內外組織和個人捐贈;(三)動產和不動產收入;(四)人民政府的撥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4月12日公布了2011年收支預算,其中財政撥款4983.78萬元,占其預算收入的99%以上,而在2011年預算支出中,紅十字事業支出有3245萬元。

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紅會正式員工都屬于公務員序列,工資也是按照公務員標準發放,都是由國家全額撥款的。”

焦點3 紅會工作業務經費包括哪些?

這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紅十字會的工作業務經費比較復雜,根據具體的用途,工作經費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般性的行政業務經費大部分由同一級的財政撥付,還有一部分來自總會的撥付。對于募捐、國際人道主義救援項目等方面的成本,紅會也會從捐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這是《紅會募捐和接受捐贈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的,按照國際慣例,紅會可從募捐款中提取3%~5%的管理費。因為大部分經費都由財政提供,因此和其他基金會相比,我們提取的管理費比例也低得多。”他介紹。

焦點4 公務接待費和救災救助款有何關系?

對于上海市紅十字會通報中出現的“公務接待”提法,這位地方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公務接待”是一個很寬泛的說法,不單單在紅會,在所有黨政機關單位凡是和工作相關的招待工作都是“公務接待”,要按照當地固定的接待標準走,公務接待費用都是在財政預算中明確規定的,“紅會絕對不會從救災資金中支出公務接待費用的。”鄧國勝表示,如果公務接待費用從國家的財政撥款里支出,標準超過一般的公務標準,那就不是公益的問題,而是公務員行政違規的問題。

焦點5 誰來監督紅十字會的財務?

記者在國家審計署于2005年的公告中發現:“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為中央財政一級預算單位”。這位紅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國家審計署負責監督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財務,而各地紅十字會的財務也都由同一級的審計部門進行審計,而對于境外捐贈的款物還要接受國際紅十字組織的監督、審計。根據《中國紅十字會法》,紅十字會經費的來源和使用情況每年要向紅十字會理事會報告,同時接受人民政府的檢查監督。鄧國勝表示,由此規定可見,紅十字會的財務監督與普通基金會組織完全不同,但中國紅十字會是一個人道援助機構,也要接受社會道德約束,此次風波明顯有悖于道德。

>>公益觀察

此次“發票微博風波”也對中國公益界造成不小的震動和影響。本報本期邀請南都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徐永光、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中民慈善信息中心副主任劉佑平以及基金會中心CEO程剛作為公益觀察員對此次風波進行點評。

風波給中國公益造成影響

徐永光:此次風波正是目前中國公益事業不透明帶來的弊端,在公眾對行業不甚明了的情況下,一旦某一家出了問題,就會造成公眾對整個行業的質疑,一人生病,大家吃藥,有人一邊拿錢,一邊挫傷捐款人的熱情,而一旦曝光,卻讓其他在這個行業里認認真真做事的人都受到牽連。

鄧國勝:公眾對于慈善公益組織的期待值較高,畢竟它是一種正義的化身,捐贈者的善款使用也是老百姓最關注的,正因為這樣,慈善機構更應當自律。

希望網友理性對待

鄧國勝:希望網友應保持一份理性,網友不能因為盧灣區曝光這樣一件事情,而影響對整個紅會系統的看法。

劉佑平:希望這件事能促進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公眾通過自我觀察把錢捐給更好的機構,真正實現優勝劣汰。如果大家因為不信任公益組織,干脆不捐款了,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公益組織,而是需要通過這些公益組織來救助的弱勢群體。

公益透明也需體制突破

程剛:從體制上看,中國公益主體管理多元化,進行募捐的除了基金會序列外,還有慈善會系統和紅十字會系統,他們都屬于社會團體。

徐永光:紅會的身份最為特殊,既不是純粹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也非政府的職能部門,所以其信息公開比較困難。而慈善會系統中,總會是參照基金會和社團性質雙重評估管理的,地方上的慈善會基本都是民政部門公務員在做工作。相比較,基金會是中國目前管理相對最為清晰的一個公益序列,《基金會管理條例》對基金會每年的財務公開有明確規定,而且要求財務信息向公眾公示。

本報記者侯雪竹 黃英男

紅會高額餐費緣何難以服眾

本報特約評論員趙薌

募集善款,這不是慈善機構運行的結果,而是開始。用什么樣的機制引導慈善機構的運行,將結出什么樣的慈善之果。成熟的慈善文化的培育,離不開對完善的慈善組織的培養,離不開良好慈善生態環境的建設。

上周六,上海紅十字會通報了“盧灣區紅十字會高額餐飲費”調查及處理情況,證明了慈善機構“公款消費”的事實。調查稱,該資金開支渠道為工作業務經費,非救災救助款。

17個人,1萬元一頓飯,在“公款消費”世界里,還真不算個什么——中國老百姓不是沒見過世面,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光是酒單就上百萬呢。可是,擱在紅十字會身上,這1萬元的餐費可還真是件事兒了。中國各級紅十字會的工作經費雖然來自政府財政撥款,但作為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掌握著大量的慈善資金,在紅十字會的各項支出中,哪些屬于財政撥款,哪些是善款撥付,要讓公眾明白信服,僅憑紅十字會自上而下的監管與調查,顯然難以服眾。

難以服眾的還有該事件的處理結果。報道說,有關部門已經責成對超過公務接待標準部分的7306元人民幣由個人承擔。目前,超標款項已經全部退回。與此同時,上海紅十字會向全市紅十字系統通報批評盧灣區紅十字會在公務接待活動中鋪張浪費現象。作為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影響力巨大的慈善機構,對此違規事件的處理是否足以整飭隊伍,令其所屬公務人員修德束行,各慎其職,著實令人懷疑。至少,從當下“公款消費”難遏的現實來看,如此隔靴搔癢似的輕責,并不足以儆效尤。

某一致力助學扶貧的民間公益機構創辦者曾經說過,中國的慈善力量很強大,也很脆弱。“國人不缺愛心,缺的是一個讓你放心釋放(愛心)的平臺。”脆弱的慈善如何固本?它需要的是公開、透明,而無論“上海盧灣區紅十字高額餐飲費”事件本身,還是事件處理結果,缺少的恰恰就是這兩點。

作為新興事物,中國慈善機構,尤其是民間慈善機構一直在摸索中前進,如何建立起公開、透明的運行機制,讓每一筆善款萬無一失地落在受助者身上,一直是中國慈善事業孜孜以求的目標。要公開、透明,必須置慈善機構于公眾監督之下,這不僅包括每一筆善款的流向,還包括慈善機構自身運作所需的每一筆經費支出,這些機構人員構成如何,日常工作經費支出多少,甚至內部管理者的收入等等,都必須向全社會公開。這些所有賬目既不是商務秘密,也不是國家機密,而應該是公共信息。無論這些經費來自捐助者的善款,還是公共財政,它們都來自公眾的支持,都有必要對公眾有個徹底的交代。

募集善款,這不是慈善機構運行的結果,而是開始。用什么樣的機制引導慈善機構的運行,將結出什么樣的慈善之果。成熟的慈善文化的培育,離不開對完善的慈善組織的培養,離不開良好慈善生態環境的建設。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官辦慈善機構,紅十字會可以有“公務接待”“公款支出”,卻是不能有官氣。面對公眾的質疑,只一句“超標準公務接待”這樣倨傲的解釋,恐怕并不能彌合高額餐飲費對自身公信力的傷害。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