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報記者今起奔赴世界四大“糧倉”調查糧食危機
文/記者 劉俊、耿旭靜、黃佩、葉卡斯、林曉麗、方利平
糧食安全的警鐘再度響徹全球。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統計指,記錄肉類、奶制品、谷物、油等大宗農產品的世界糧食價格指數2月創20年新高;世界銀行稱,去年10月到今年1月該行糧食價格指數上升15%,糧價猛漲導致發展中國家4400萬人陷入赤貧。
焦躁的火焰已在多國點燃。糧價大漲是今年中東國家政局不穩的導火索。“全球正步入糧價波動、糧供不穩的時期。各國必須認真對待糧供問題。”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干事希蘭說。連月來,阿爾及利亞已一次性購買了80萬噸小麥,印尼也訂購了80萬噸大米。
中國能否獨善其身?我國糧食向來自給自足并連續7年實現豐收,但是進口量在去年也顯著增加,不但蟬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連沉寂多時的玉米進口也創出10年來的新高。
在全球流動性劇增下,食品和居住價格上漲已推動中國通脹風險走高。“來自于國外農產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漲價對國內的影響,特別是由于部分國家干旱,糧食減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產生了影響。”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去年11月回答記者提出食品價格為什么會上漲這么多時說。
新一波糧食危機的供求真相是什么?我們急需答案。本報記者將從廣州啟程,直奔世界多個“糧倉”:四路記者近日將趕赴山東、東南亞、大洋洲和北美洲,連線總部位于羅馬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為讀者帶來全球糧食安全狀況最直觀的報道和最權威的分析。現在,是我們再度審視和重組全球糧食安全圖譜的時候了。
深入山東
作為世界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中國北方小麥產區正面臨嚴重干旱。截至2月25日,全國受旱面積6822萬畝,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山東、河南、甘肅等省。國內關于“饅頭稅”的紛爭從山東開始,小麥主產區的漲價推動當地饅頭漲價,讓百姓吃不消。進入3月小麥生長季節來臨,旱情會否持續影響小麥生長導致減產?小麥價格會否繼續上漲?記者將深入山東省濰坊市旱災地區進行調查并邀請專家解讀。
放眼東南亞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近日亞洲一些國家紛紛向其拋出巨量采購訂單,進一步推高米價。廣東是泰國大米進口大省,采購量占全國近九成,泰國大米產量還將影響著“老廣”的米袋子。今年泰國收成如何?大米價格會否在今年創下歷史新高?泰國會否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出口,以優先保障本國的糧食安全?本報將考察泰國香米一線主產區,走訪泰國稻米部、商務部、出口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為讀者提供最權威的米價解讀。
追問北美洲
量化寬松政策下的美國是全球最主要農產國,玉米在全球貿易中處于絕對壟斷地位,也是大豆生產和出口的最大國家之一。本報將現場調查美國農業生產狀況和模式和當地糧價情況,對話美國農業發展戰略知名專家和世界銀行政策顧問;直擊全球農產品價格的風向標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向高端人士探尋炒作農產品價格的資金情況及走向;探訪美國大豆協會、美國玉米協會、美國小麥協會內部會議,把握今年對華出口方向。
揭秘大洋洲
極端氣象事件是糧價上漲的一大因素。洪災今年襲擊了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百年最強颶風又再在該州登陸。澳大利亞小麥、大麥年產量超過2800萬噸,出口達1860多萬噸。在物價上漲預期中,氣象因素扮演何種角色?本報將踏足大災剛過后的昆士蘭州基層,實地探尋天氣變量,對話主管向中國出口小麥的經銷商大腕;深入該國國家級農業年會,解開農業部、國家銀行和高級智囊團2011年糧食政策醞釀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