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制圖 金靜
當前,一線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執行趨嚴趨緊,大批一線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較為充裕,把二、三線城市當作主戰場。與此同時,部分二線城市房價高漲難抑,呈現“一線化”的發展勢頭。在房地產市場日益復雜的關頭,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繼續加碼調控的“新國八條”政策;從28日起,房產稅正式在上海、重慶兩市試點。業內人士及專家稱,2011年樓市調控大戲已然開幕,成效令人期待。
一線房企轉戰二三線城市
繼萬科、華潤、萬達之后,二線城市福州在2010年迎來了保利這家一線開發商,保利一進福州就以33.4億元拿下了約320畝的地塊,讓人感受到一線品牌開發商的實力。
其實,一線房企蜂擁進入二、三線城市早些年就已顯露端倪。據中原地產統計,2009年,10大標桿房地產開發企業在一線城市的土地儲備共計4100萬m2,在其他城市土地儲備量達到了17479萬m2,二、三線城市占土地儲備比重高達80%,大有“得二、三線城市者得天下”之勢。2010年,這10大標桿房地產開發商拿地耗資近3000億元,其中二、三線城市儼然成了主戰場,地塊面積逾1.44億平方米。
業內人士分析,一線城市土地供應進一步受限,開發商特別是一線房企紛紛向二、三線城市轉移;國家有關部委已明確發展中小城市的規劃步驟,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將提速,為整個房地產業帶來新的契機和發展空間。而且,隨著各地高鐵建設步伐的加快、戶籍改革的推進,原本已布局二、三線城市的開發商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
二三線城市房價持續“高熱”
2010年,房地產市場調控層出不窮,信貸收緊、限購令、加息等等,但是仍有許多二、三線城市房價不降反漲,呈現向一線城市看齊的趨勢。
作為二線城市的福州、廈門均為全國40個房價重點監控城市之一,這兩個城市的商品住宅銷售均價每平方米現仍高居1萬元以上。2010年12月底,福州商品住宅均價達到了每平方米10630元,廈門島內則高達16000多元,價位直逼一線城市。
目前,處于三線城市的一些沿海縣市房價也出現較大漲幅。以福建省為例,晉江、福清、長樂、南安等一批經濟較發達的縣級城市房價漲速較快,有的縣級市城中心房價甚至從每平方米兩三千元“瘋漲”至1萬元。記者從福建三盛地產集團了解到,2008年以來,該集團在南安市分期開發的一個房地產項目,銷售均價從最初每平方米1800元,漲到了現在的7000元左右。
居民承受前所未有的購房壓力
一線房企“主戰”二、三線城市,所開發樓盤絕大多數為高端商品住宅,預售價格往往高出當地普遍商品住宅一大截,讓當地居民承受前所未有的購房壓力。
在一套60平方米的舊房里“蝸居”多年的福州市民陳輝2010年終于買了房。“再不出手,今后恐怕再也買不起房子了。”他告訴記者,購房舉動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花了130多萬元,透支掉全家15年的收入。
王阿忠告訴記者,福州平均工資在3000元左右,一個家庭夫妻倆工資6000元左右,年收入7萬元。福州目前平均房價每平方米1.3萬元,買一套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就要130萬元,房價與居民年收入比約達20倍。
2010年,樓市流行語是“量跌價滯”,2011年,形容房價比較貼切的或許莫過于套用《非誠勿擾2》中的一句臺詞:你買或是不買,價都在這,難漲難跌。
期待新一輪調控破解購房難題
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新國八條”政策。業內人士及有關專家期待,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破解購房難題。
業內人士預測,“新國八條”的出臺將再掀房地產調控的高潮。浙江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景乃權告訴記者,“新國八條”是在2009年底到2010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執行效果的基礎上推出的,從八項措施內容來看,其政策組合性更強、房價調控目標更明確、抑制炒房力度更大,加上此前不久推出1000萬套保障房計劃任務,各級政府在新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中一定會取得更大成效。
業內人士還指出,2011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或許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我國房地產調控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居民居住的問題,還需理順產業結構、資金流向、金融信貸等一系列問題。
新華社記者 來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