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林毅夫解釋,面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經濟下滑風險,中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投向高速公路、港口、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刺激了經濟增長成功“保八”,而且解決了經濟增長的一系列瓶頸問題;2003年以后,中國出現了10%以上的高增長,而通脹率卻低于7%。經濟增長帶來政府收入的增加,公共財政赤字逐漸下降,步入良性循環。
他說,目前全球70%以上的發達國家產能利用率低,且主要存在于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因此應進行有助于提高生產率和消除消費瓶頸的基建投資,這樣可以增加就業,改善消費預期,提振房地產需求,降低金融部門的呆壞賬,逐漸減少財政赤字。
林毅夫指出,發達國家在公路、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相當大潛力,更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到處是“瓶頸”。如果發展中國家多搞基建,對資本品的需求就會增多,這將緩解發達國家產能過剩和失業問題。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帶來就業,并消除增長的瓶頸制約,未來會有更好的經濟表現。
林毅夫表示高興地看到20國集團首爾峰會達成共識的第一條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此后新加坡舉行東亞基礎設施投資高層會議,承諾用主權基金5000億美元,支持東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
“如果世界上多幾個類似的基金,全球經濟復蘇根基才會牢固,”他說。
林毅夫再次呼吁美國等發達國家建立一項新的“馬歇爾計劃”,以類似于美國在二戰后為歐洲提供巨額援助的方式協助重建全球經濟,并幫助自己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