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生態之三:銀業開放精彩紛呈
作為中國金融的最活躍地帶,銀行業在2010年走過了一段激情歲月,無論是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程度還是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嫁接深度,國內銀行業皆可圈可點。
兩岸銀行業的合作可以說2010年銀行業開放的最精彩大戲。2010年1月,《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正式生效,標志著兩岸停滯多年的金融開放破冰。9月,中國銀行成為首批獲準在臺灣設立代表處的大陸銀行之一,10月底,中行在臺正式揭牌開業。
12月,中國銀監會批準臺灣第一商業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臺灣土地銀行等五家銀行的分行在大陸正式開業。與此同時,臺灣金融監管機構核準同意金庫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臺灣銀行、臺灣兆豐金控與中國銀行的全面業務合作協議,這是兩岸銀行間正式簽署的首批全面業務合作協定。
金融資本的強勁輸出和產業資本的植入彰顯了中國銀行業競爭實力的日益擴充態勢。2010年4月底,中國工商銀行斥資5.45億美元完成對泰國ACL銀行97.24%股份的收購項目,四個月后,中國建設銀行在悉尼設立的分行正式開業,12月初,中國銀行布魯塞爾分行舉行開業慶典。與銀行資本輸出相映襯,國內銀行業引入產業資本正成為一種潮流。2010年中,中移動集團廣東公司出資約398億元人民幣認購浦東發展銀行增發股權以及中國平安向深發展銀行注入291億元的交易分別摘取了當年中國企業國內并購第一和第三的桂冠。而漢口銀行與聯想控股、武鋼集團、武漢城投集團簽署的高達12.7億股的投資入股暨戰略合作協議也讓聯想控股和武鋼集團分別獲取了漢口銀行第一和第二大股東的寶座。
新生態之四:消費類金融呱呱落地
為了既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金融服務需求,又豐富和完善中國的金融體系,同時通過鼓勵消費信貸擴大消費,金融管理層一直試圖在消費類金融領域進行富有成效的產品創新。2010年1月初,中國銀監會宣布批準北京銀行、中國銀行和成都銀行作為主要出資人,分別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籌建消費金融公司。此舉意味著非銀行金融在中國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由北京銀行獨立注資并于2010年2月成立的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與北銀公司有所不同,于2010年6月成立的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則是中國銀行與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一種資本混合型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消費類金融公司的資本結構中,外資獲得了相當大的份額。如在成都市設立的四川錦程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就是由成都銀行與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合資而成,而經過中國銀監會的批準,國內首家外商獨資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也于2010年12月初在天津開業。據悉,捷信公司由總部位于荷蘭的PPF集團全資建立,注冊資金為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