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房產稅能讓房價降下來嗎?(資料圖片) 新華社對居民自住房屋征收房產稅,這一貫穿2010年全年的政策懸念至今仍未現形。
房產稅目標主要是調控房價還是籌集收入?“借道”現有稅種還是開征新稅?土地、住房、財稅等部門權責如何協調?當地方將房產稅試點的申請提交國務院,現實的矛盾和沖突便浮出水面。
此前,各地對居民自住房屋征稅的方案,就是改造現有的房產稅,將征稅范圍擴大到居民自住房屋。這一方案無需開設新稅種,只需修改現行《房產稅暫行條例》即可。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依然堅持改革初期確定的整合現有稅種、開征新稅的思路。
“修舊”還是“立新”
房產稅在中國并非新稅種,1986年10月即在城市、縣城等按年征收。當時出臺的《房產稅暫行條例》規定,對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免征。目前擬議的房產稅改革,就是將征稅對象擴大至個人非營業用房產。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安體富對記者表示,要對個人住宅征收房產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修改《房產稅暫行條例》,取消免稅規定。
這一方案,在政府強調稅收調控樓市的背景下提出,因為無需開設新稅,不涉及人大立法程序,被認為是推進改革的“捷徑”。
不過,一位接近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的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兩部委已經達成一致,整合現行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為新稅種房地產稅。這和地方上報的試點方案并不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官方對房產稅的表態悄然發生了變化。2010年10月27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涉及房產稅的表述是“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這與去年9月29日“國五條”出臺時提出的“加快房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并推廣到全國”,明顯不同。
中央地方想法不太同
“一些房價漲幅很高的城市,最擔心改革會影響當地的樓市。”一位參與地方改革研究的專家表示,地方上報房產稅試點方案,實際的覆蓋面很窄,僅僅是針對少數高端房產。
如今,多數社會公眾的理解,政府對居民住房征稅的目的是要壓低房價。的確,這是中央政府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目標之一。而這一中央政府默認、社會公眾一度渴盼的目標,恰恰是地方政府很大的擔憂。
將稅制改革和宏觀調控結合起來,這是財稅部門推進稅制改革的一項原則,也得到了國務院的認可。房地產稅收的改革,更是將改革和調控相結合的原則發揮到了極致。
中央決定對居民住房征稅,主要目標是完善分稅制,給地方以穩定收入來源。但社會公眾卻誤認為,目前政府推進的房地產稅改革,其目標就是為了壓低房價。因為對住房征稅并不能確定必然會帶來房價下降。相反,稅收增加會導致成本上升,這就難免影響最終價格。所以,2010年上半年以來,中央政府開始刻意弱化公眾用稅收調控房價的期望,開始強調房地產稅并非針對房地產市場,而是完善稅制改革,為地方提供穩定的財源。
安體富告訴記者,土地、房產都是不斷升值的,房產稅對地方政府是一個穩定的不斷增長的收入來源,長遠看這個方向并沒錯。但是,這一稅種涉及到千家萬戶,有地方政府擔心,先行試點會導致市民的抵觸。
目前,豐厚的土地出讓收入,以及逐年上升的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讓地方政府嘗到了甜頭,在保有環節征稅的積極性因此大打折扣。
新世紀周刊
賣地收入京滬爭冠
央企外資樓市狂歡
繼上海、杭州之后,北京在2010年已經成為土地收入破千億的國內城市,很可能在1500億元的水平線上,力壓上海成為新的賣地冠軍。
統計顯示,2010年,上海全年的土地拍賣將超過1500億元。2009年,上海土地收入達到1024億元。2008年,該項收入僅為419億元。按照所售地塊規劃,用于商品住宅的平均樓面地價達到1057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6%。
雖然擁有如此驚人的增幅,但上海卻并非全國土地收入最高的城市。根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0年12月23日,2010年北京土地市場成交的經營性用地和工業用地共計252塊,土地出讓金累計1517億元。
在地產央企林立的北京,抱團拿地的現象非常明顯。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最受關注的CBD中服地塊爭奪戰役。中服六幅地塊最終的斬獲者中,除了中信集團、民生銀行系獨自拿地外,其他四幅地塊均由聯合體競得。拿到Z14地塊的聯合競標體中,竟囊括了包括玖龍紙業、正大置地等11家公司。
央企和大型金融機構在2010年仍然延續了強勢拿地的勁頭。而以和黃、新鴻基、瑞安、湯臣、凱德為首的港臺房地大鱷,則一直秉承低調力拼重磅地塊的理念。
一線城市商業土地市場的大洗牌,似乎昭示著純粹的房地產商品市場,已經由全民炒房時代,變為大佬們狂歡的舞臺。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