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這不是一家兩家的問題,也不是浙江省一個地方的問題,有這樣的利益驅使,就會有這樣的行為。有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到底是企業造假還是經銷商造假,或者他們之間達成了什么樣的默契。”
《望東方周刊》記者劉伊曼 | 杭州、南京、合肥報道
“某些空調企業造假騙補數億元的信息已經出來幾個月了,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相關部門站出來宣布調查和處理的結果。如果按照造成損失一億元就屬于‘重大損失’的標準來算的話,這已經不僅僅是鉆空子了,是犯罪!但我很奇怪的是為什么沒有司法機關介入。”家電產業研究專家劉步塵對《望東方周刊》說。
在劉步塵看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與“家電下鄉”一樣,都沒有規定破壞規則會導致怎樣的處罰,結果導致造假騙補現象的叢生,主管部門又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核查。
針對“節能惠民”造假騙補問題,本刊專門刊發了《“節能惠民”造假騙補再調查》,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和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0年10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和財政部經建司又對全國部分城市企業上報申請補貼的數據進行了抽樣再調查,調查結果依然尚未公開。本刊記者在此之后隨機選取以上部門抽查過的城市又進行了跟蹤調查。
“重災區”的核查清單
浙江省被認為是“節能惠民”工程造假騙補的一個“重災區”,根據該省于2010年7月26日至8月10日完成的第一批大宗用戶專項調查結果,已核查到的76146臺中,“確認購買”的是14335臺,“確認未購買”的多達61811臺。尚有73855臺因“不配合”、“拒絕調查”、“聯系方式為經銷商”等原因未能核實。
根據調查單位,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萬邦)分所對核查結果的分析說明:在這一批核查涉及的22家企業中,幾乎所有廠家均有虛假上報信息,甚至個別廠家全為虛假信息。
經查實虛報總數最多的是廣東美的,上報總臺數76772臺中,僅有2186臺空調已確認購買,所占比例為2.85%。而另有l32474臺均確認為虛報購買信息,所占比例高達42.3%;無法核查到的共計42111臺,占上報比例高達55%,其中絕大多數為有意不配合。
其次是寧波奧克斯,上報總臺數16689臺中,確認購買的只有3176臺,占上報數比例19.03%,已確認虛報信息5695臺,占上報總數比例達34.12%,無法核查共計7766臺,占上報總數比例47%。
類似的還有廣東志高,上報總臺數11966臺中,僅有占比例5.52%的660臺確認購買。而占比例高達38.85%的4649臺確認為虛報購買信息。無法核查的共計6643臺,占上報總數56%,也多為有意不配合。
溫州月兔,上報總臺數6630臺,確認購買僅400臺,占上報總數比例僅6.03%,已確認虛報購買信息4882臺,占上報總數比例高達73.63%。
廣州松下,上報總臺數1682臺,確認購買僅21臺,占上報總數比例1.25%;已確認虛報購買信息1273臺,占上報總數比例高達75.68%。
青島海爾,上報總數2380臺,其中確認購買622臺,占總數比例26.13%;確認虛報信息876臺,占總數36.81%;無法核查共計882臺,占總數37.06%。
海信集團,上報4086臺,其中確認未購買的虛報數量有1851臺,占總數的45.3%,其余全部為無法核查。
沈陽三洋,上報總臺數217臺,經查全部確認為虛報購買信息。
珠海格力,上報總臺數14984臺,其中確認購買6634臺,占上報總數比例44.27%;無法核查共計4127臺,占上報總數28%。
而根據浙江省自2010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在溫州市進行的第二批小宗用戶專項檢查,已經核查到的為33290臺,占全部應查數的76.26%,其中“確認購買”為7077臺,占全部應查數的16.21%,“確認未購買”的26231臺,占全部應查數比例高達60.05%。未核查到的臺數10370臺,占全部應查數的23.74%。小宗客戶清單中,溫州月兔上報虛假信息最為突出,共計24022臺為虛報。占該企業全部上報總數的71.31%。
“有些企業跑到財政廳來罵人”
不同的省市,負責執行核查工作的部門、委托核查的單位以及核查的方法、尺度并不盡相同。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張卉對《望東方周刊》說:“實際上,并不一定調查顯示的‘重災區’就真的比其他地方更嚴重。浙江省委托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核查工作,查得非常嚴格,導致有些企業都跑到財政廳來罵人,責怪我們不保護他們。但畢竟,這個事情要實事求是。”
張卉告訴本刊記者,今年年初的時候,浙江省對2009年下半年的高效節能空調上報數據進行核查,也存在一些問題,但結果并沒有這么嚴重。導致今年問題嚴重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今年4月份,國家相關部門發布更改補貼標準的通知,從6月1日起,每臺高效節能空調的補貼金額下降了一半左右。對于企業來講,一年的產量、銷量、成本、補貼基本都是年初核算好的。很多空調廠商都已經賣給經銷商,只是還沒賣給用戶。這樣一來,中途降補,就相當于提價,有些企業可能就會面臨虧損。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業和經銷商造假,趕在6月1日之前先把補貼套出來。
“這不是一家兩家的問題,也不是浙江省一個地方的問題,有這樣的利益驅使,就會有這樣的行為。有的時候也很難判斷到底是企業造假還是經銷商造假,或者他們之間達成了什么樣的默契。”張卉說,“所以說政策在制定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如何更規范,怎么樣調整才能避免負面影響。補助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兌現比較好,監管和核查應該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涉及金額這么大的補貼,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不尊重市場規律。”
在今年7月底,發改委又“給了一次機會”讓各企業復核,重新提交數據。而溫州月兔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并沒有重新提交數據,這導致他們在第二批次的抽查中顯得問題尤其嚴重。在家電專家劉步塵看來,這次“復核”相當于某種程度上對造假的默許,并且再一次刺激了企業進行新一輪的造假。
萬邦會計師事務所負責核查的組長黃英芳告訴本刊記者,在他們調查的過程中,所有的經銷商都意見很大,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因為“合同早就簽好了,價格也定了”,政策變來變去對他們影響很大。而調查中虛報信息的主要部分,就是大量已經申請補貼的空調都還囤積在經銷商那里,沒有按照要求安裝到戶。
本刊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對造假騙補是有一定默契的,比如美的和志高,很早就要求經銷商提供大面額的發票給他們做帳。發票開出之后,再來作廢??
有些經銷商上報數據甚至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銷售額。如美的在合肥的一家經銷商,2009年全年的營業額才309萬元,但上報“節能惠民”的空調銷售額就達2000多萬元。
無所不用的造假手段
空調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突擊”做假賬和制造障礙對付檢查的手段各異,有些甚至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模式。
比如說,企業利用員工的身份虛報信息。在浙江省第一批核查的時候,序列號145717—145771的用戶任某、序列號64231—64286的用戶何某、序列號64287—64477的用戶何某,經查證均為廣東志高的員工,并且表示從未購買過空調或者從未購買過這么多空調。
還比如在舊的空調機上貼上新的能耗標簽、序列號,既欺騙消費者也蒙混檢查。這在第一批次的檢查中一共發現了424臺。檢查人員在現場的檢查中雖然證實有安裝空調,但仔細查看內機之后,發現該部分空調能耗標簽以及高效節能標簽均有重新貼過的痕跡,且側面型號標簽及序列號為重復覆蓋粘貼。查看外機之后發現生產日期為2008年,型號與空調內機上所標示的也完全不同。
經銷商也會動用自己的名義、親戚的名義來虛報銷售數量。在對這些數據的調查中,核查人員甚至會動用一些非常手段,才能攻破防守,獲取真實信息。
比如說,浙江金華地區的美的品牌共計13785臺,所留的用戶電話均為紹興地區的電話。核查人員電話聯系時,對方均表示人在外地,無法配合。其中有1250臺,資料顯示安裝在義烏福田一區,用戶為陳某。核查人員到現場查看時發現,義烏福田一區安裝的全是中央空調,根本沒有安裝臺式空調。隨后,調查人員假扮消費者打電話,證實這些“用戶”實際上是經銷商。
“無法確認”的信息里,也有許多非正常的情況,諸如,從用戶姓名,到電話,到安裝地址,每一欄信息都互相無法對應的情況屢見不鮮。難以判斷是信息登記的時候有誤還是故意填錯。還有一些根據電話歸屬地和詳細地址判斷似乎不在檢查的所在地,真假難分。
而這些非正常手段不僅出現在浙江省,江蘇、安徽等地的數據也呈現出諸如此類的種種狀況。
比如在南京市鼓樓區,第二批抽查的7612臺空調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數據存在各類問題,要么是拒絕配合未能核實,要么是發票等信息不全,或者是確認信息虛假。在這其中也有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說,被劃歸為“非本地信息”的石頭城68號的8臺志高空調,分別都登記在不同的用戶名下。而這8個不同的人聯系方式全是重慶市的手機號,檢查人員打電話的時候不予配合。當檢查人員來到南京市鼓樓區石頭城的68號時,發現這是一家單位,且被告知不會以私人名義買空調。但是這個院子側面的一堵墻上,的確又裝著不少志高空調的外機。看起來“真亦假假亦真”。
在合肥市,本刊記者根據第二批檢查的用戶登記表進行隨機抽查,存在有客戶姓名和電話地址等信息相符,但確定自己沒有購買的情況:如瑤海區長江東路的王某,登記顯示,她于2010年4月購買了4臺美的空調,但她告訴本刊記者,自己一臺也沒有買過,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也有各項資料都錯亂的情況。比如地址登記為合肥市包河區芙蓉路與翡翠路交叉口港澳廣場廣播部的客戶盛某于2010年4月購買了3臺美的空調,而登記的電話一撥通,對方剛聽到本刊記者稱呼其名時便勃然大怒道:“你又是發改委的吧!都跟你們說了無數次了我不是盛X,我也沒買過空調,你們要了解的情況我都說清楚了,別再騷擾我了!”隨后,本刊記者又前去該地址,得知該港澳廣場不論是廣場售樓部還是業主單位,其中包括一家蘇寧電器的賣場,都沒有一個“廣播部”,也沒有盛某這個人。
“擾民”的核查
在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執行“節能惠民”專項核查工作的調查人員均向本刊記者表示,核查工作的難度之巨超乎尋常。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成千上萬戶用戶的入戶核查,不僅要解釋政策說服民眾配合,還要克服各種資料不齊、信息短缺的障礙。
江蘇省節能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呂俊告訴本刊記者,他們最早試圖自己做這個調查,后來發現做不下來,然后想到借用郵政的力量。隨后,與南京市郵政局合作,利用一支精品投遞隊伍來完成核查。因為郵政的網點優勢,人多、段道熟、民眾認知度高、執行力強、后期的數據統計系統也完善,這項工作才得以在短期內完成并實現相對而言較高的入戶配合率。核查的結果,可靠性還是較高的,在南京市鼓樓區10月份小宗用戶的抽查情況看,并沒有出現大面積造假的現象。
然而,由于政策前期的宣傳不足等原因,還是有許多用戶不理解或者拒絕。包括各類復雜的情況,到底是不是“造假”,呂俊表示不能由他們來下這個結論。
一位參與核查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在江蘇省,市場銷量占主導地位的是格力、美的、志高三家企業。從調查的直觀上看,格力好一些,基本上沒有問題;志高差一點,出現問題多一些。
信息要獲得確證的難度較大,即便是民眾認知度很高的郵遞員,在操作核查工作的過程中也遭遇了重重阻礙。比如說,一些用戶并不知道自己購買的空調是“節能惠民”補貼產品,于是拉住郵遞員要補貼。還有的政府部門懷疑郵遞員行騙,將人扣留下來??
許多用戶在多接幾次電話之后明顯煩躁,聲稱擾民。安徽省受委托核查的至誠報業核查人員也表示“受了各種委屈”, 不理解、不配合、被罵騙子??
對于不配合、拒絕核查的這部分無法核實情況,就很難去判斷到底是造假躲避檢查,還是的確擾了民、群眾不愿意配合。
浙江省萬邦會計師事務所主任黃英芳告訴本刊記者,入戶調查一臺空調,抄取序列號等信息,用戶至少需要配合調查人員10分鐘的時間。而且一些空調安裝在臥室,用戶從隱私角度考慮不愿意外人進入也是可以理解。地毯式的入戶調查到底是否可取,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核查,如何在實現“惠民”的時候不要“擾民”,又要確保惠民的錢都真實地落在了民眾身上,是一個值得再探討的問題。
“如果每出臺一個政策,就增加很多工作量,從而導致經費的增多和機構的膨脹,這個政策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就是值得商榷的。”浙江省財政廳企業處處長張卉對本刊記者說,“一個政策的設置如果不完善,就可能存在讓不誠信的企業鉆空子的誘因。這次出問題的企業不僅有上市公司,還有國企,可以說是大面積的問題。政策的初衷雖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到了最后,不僅導致了市場的不公,一處理可能就把企業也搞垮了,這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用戶不愿意配合已經是常見的情況,在核查的過程中,一些被調查者也表現出各種情緒。不僅浙江的一些本地企業指責調查部門不保護自己的企業,在合肥,一些企業也出現抵觸情緒,不太愿意配合。
合肥的空調市場主要是格力和美的占主導。在第二批次抽查的10691臺中,絕大部分為美的和格力,其中美的抽查6000余臺,格力抽查3000余臺。而從整個安徽的市場占有率上講,格力的年銷量是美的的近3倍。由此,美的對于這一次的“重點”抽查表示出不滿意。他們對檢查人員提出質疑“為什么格力銷量是我們的3倍,但查我們查得這么多。”
安徽省經濟信息中心經濟監測處副處長張雪峰告訴本刊記者:“數據不是由我們決定的,國家發改委交給我們讓核查的數據就是這樣。從核查的結果看,格力也要好一些。”
是一筆結不清的賬嗎
張雪峰告訴本刊記者,理論上講,作為大型企業,要造假也不會瑣碎地在小宗用戶上一臺一臺地造假,所以最能看出問題的應該是大宗用戶的調查。
然而,全國范圍內于今年7月底開始的大宗用戶核查進行不足十天就被全面叫停。包括安徽、廣東等省的核查都并沒有進行完。有的只完成了百分之五十,有的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加上已經核查部分,大量因種種原因“無法核實”的信息,全國范圍內到底有多少數據是造假,成了一筆沒有結算清楚的賬,也造就了一把默默懸掛在空調行業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于核查率的問題,安徽省發改委環資處副處長耿冬木對本刊記者說,實際上,真要查的話,最終還是能查得清楚的。
家電產業研究專家劉步塵告訴《望東方周刊》:“這些數字并不涉及國家機密,應該要公開,如果不公開的話,就是行政不作為。”
劉步塵認為,制定規則的人必須承擔監管責任,發現問題沒有什么可怕的,關鍵是要承擔。懲罰如果不“打痛”,就等同于默許和縱容。企業造假的時候,主管單位如果不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就會導致破壞規則的惡性循環,“惠民工程”就會變成“害民工程”。這就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了,傷害的不僅是堅持原則的人和消費者,更是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