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與此前國產大豆價格高企,食用油生產企業收不到大豆而遭遇停產情況不同,最近,部分食用油生產企業再次面臨停產現象,這次卻是因為食用油價格下滑。
昨日,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食用油價格不能上漲,但是作為原料的進口大豆價格卻依然保持高位,食用油企業如果支撐不住關門停產,缺貨會比漲價更令人憂慮。由于無利可圖,黑龍江部分油廠已經出現停產現象。
近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多次向市場投放國家儲備的大豆和食用油,食用油價格迅速下挫。中華油脂網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11日,天津一級豆油價格每噸10500元~10600元,12月10日,該價格已降至每噸9620元~9650元,每噸下降約1000元。
不過,讓食用油企業難以支撐的是,進口大豆價格卻并沒有隨著國內食用油價格的跳水而走低。根據中華油脂網數據,12月10日,廣州黃埔港進口大豆價格每噸4150元,與11月11日的價格相同,浙江寧波、江蘇張家港、山東青島、天津等進口大豆的分銷價格也與一個月前基本保持一致,每噸僅有50元~100元的降幅。
國內一家大型食用油企業的高層此前對記者表示,由于進口大豆價格居高不下,再加上食用油限價,企業每加工一噸進口大豆虧損180元。食用油價格的走低也使國產大豆加工業受到拖累,業內人士介紹,由于無利可圖,黑龍江一些油廠開始選擇停產。
對于食用油限價令引起的連鎖反應,一位企業界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油價遠低于國際市場。國際油價每噸在10700~10800元之間波動,比國內每噸高1000多元,這直接導致國際市場的小包裝食用油價格也比國內每噸高1300元~1400元。考慮到散油供應70%以上依賴國際市場,國內的小包裝食用油企業肯定無法長期承受這種內外高價差。一旦企業承受不起,資金鏈壓力加大,就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從而威脅到市場供應的充足。缺貨比漲價更可怕。”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也顯示,2009~2010市場年度,中國消費了2320萬噸食用油,其中60%來自國際市場。
博朗咨詢負責人劉兆福告訴記者:“有些油廠前期采購的進口大豆價格較低,每噸只有3500元左右,這樣還可以撐一段時間,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購買大豆,賺錢的難度較大。因為利潤情況不理想,國內港口積壓的進口大豆數量達到650萬~700萬噸,庫存量很大。”
中華油脂網分析師沈永躍認為,自今年7月以來,國際大豆價格不斷上漲,國內大豆進口成本也不斷抬高,豆粕和豆油是加工后的兩種主要產品,國內豆粕現貨價格較11月上旬已下跌400~500元/噸,而四級豆油價格的跌幅則更是一度高達800~900元/噸,如果按照當前到港的進口大豆完稅成本4000~4200元/噸來計算,國內沿海大豆油廠的壓榨利潤已經較之前大幅縮水,且不斷接近盈虧平衡點。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作者:胡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