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國制造”為何國內比國外貴?代工利薄意在退稅,一出一進層層加碼,中國補貼發達國家高消費
“中國制造”為何國內比國外貴
代工利薄意在退稅,一出一進層層加碼,中國補貼發達國家高消費
IPAD過關征收千元關稅事件,喧鬧后帶出一個全新的話題:為什么國內的IPAD要比不少國家和地區貴?是什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廠”買不到便宜的東西?是什么驅使國內消費者舍近求遠去國外采購?這種“擴大外需”的行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著怎樣的經濟學動力?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國內生產的,深圳富士康就是IPAD的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當擴大內需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如何在合理保護我們的市場和自主品牌的同時,更好地激發內需,確實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
IPAD話題背后,凸顯的正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困惑,而這些問題,正成為當前進一步激發國內有效市場需求的障礙,也促使我們深入思考在“十二五”期間如何更好地看待經濟結構調整。為此,從今天開始,本報推出“解析IPAD外購現象背后的消費困局”系列報道,我們期望以經濟觀察的角度,和大家共同解析這些現象背后的前因后果,從而讓廣大消費者對我們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市場環境有更好的了解,并共同探討破解之道。
一邊在努力擴大中國內需,一邊是國人去國外大幅采購,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在IPAD過關征收千元關稅的爭論中暴露出來。如果去國外采購是中國購買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內需不足的問題,那為什么內需不足的同時還會去國外采購?這顯然是國內消費市場的容納度出了問題。解決好了國內市場對消費力的容納問題,將去國外的消費能力留在國內,就能有效的擴大內需市場。
生產地買不到平價“中國制造”
◇以IPAD為例,國人要比美國人多付兩成,而收入只是人家的1/13。中國制造的產品在中國往往比西方貴,成為咄咄怪事
前些年,很多國人都把在境外買回“MADEINCHINA”的東西當作笑話來講,但事實情況是,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專門到境外買回“MADEINCHINA”的各類產品,從服裝紡織到電信產品,大包小包塞得滿滿的。在我們拉動內需的大環境下,我們看到前赴后繼的國人積極地在拉動外需。為什么?原因很簡單,看看這組數字就清楚了:
一雙耐克或者阿迪達斯的中國產旅游鞋,在國內各大商場,即使遇到商場大減價,也需要500元人民幣左右。正價產品動輒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樣款式的鞋子,在美國的一些大賣場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幣也就兩三百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