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探尋貸款換石油路徑:穿越金融危機的能源外交

2010年11月15日14:51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石油合作 石油安全 本幣結算 徐小杰 讓渡價值 能源外交 能源企業 石油管道運輸 石油勘探開發 石油大學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近兩年,一種被稱為“貸款換石油”的協議頻繁出現在國人的視野中,外界給予“貸款換石油”的形容詞包括:中國能源企業“走出去”的利器、中國能源安全的盾牌等。

確保長期穩定的原油供應是中國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這一目標,金融危機后中國政府在石油來源以及進口方式上進行調適,其中,“貸款換石油”就是重要一步。

不過,“貸款換石油”能否真正為中國石油安全保駕護航?是不是僅僅是金融危機的副產品?“貸款換石油”的內涵是否還有拓展空間?

危機提供合作溫床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油價劇烈動蕩,從140多美元/桶的歷史高點一路下跌,給石油生產國,特別是發展中的油氣資源國經濟以沉重的打擊,導致一些油氣資源國一夜間債臺高筑。

以俄羅斯為例,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初,俄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負債212億美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負債更高達610億美元,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則負債77億美元。

此外,全球金融危機還沉重地打擊了油氣資源投資。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受沖擊程度較小,且外匯儲備不斷攀升,2008年已達1.95萬億美元。中國的油氣消費也持續旺盛。

同時,2009年,中國石油海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的國際警戒線,達到52%。

“缺錢”令俄羅斯一改昔日在中俄石油合作中不甚積極的態度,主動表達向中國借錢的意愿,而“缺油”的中國也沒有讓機會溜走,雙方一拍即合。

2009年2月,中國分別向俄羅斯Rosneft和Transneft貸款150億美元和100億美元。據報道,這150億美元足以覆蓋Rosneft對外國銀行欠下的2009年到期的85億美元債務。而貸給Transneft的100億美元用于修建俄遠東石油管道的中國支線(斯科沃羅季諾—中俄邊境)。

作為還款保證,俄羅斯承諾將在未來20年內向中國供應3億噸石油。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談的中俄石油管道,幾經曲折之后,終于迎來貫通輸油的曙光。中俄石油與融資合作開啟了金融危機后“貸款換石油”模式的先河。

各取所需

“‘貸款換石油’其實只是將金融領域和石油貿易領域的兩個協議安排在一起,并非拿銀行的錢直接買油,也并非把石油作為還款的擔保抵押。”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因為石油畢竟不在中方手中。”

具體說,中方的250億美元并不是直接用來購買3億噸石油,而是俄羅斯根據雙方約定的利率給還貸,中方按照雙方約定的價格付油錢。也就是說,俄羅斯獲得的是250億美元的救急貸款,中國獲得是未來20年的石油供應承諾。

隨著危機深化、油價持續低迷,發展中油氣資源國在全世界尋找“金主”,發達國家由于國內經濟不振,一時無法擺脫衰退泥沼。因此,越來越多資金緊缺的油氣資源國轉向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

2009年2月,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向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提供40億美元貸款,換取后者穩定原油供應的承諾;3月,中國與安哥拉簽署1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協議;4月,中石油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KazMunaiGas)簽署5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框架協議。

5月,國開行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簽署為期10年總額達10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作為回報,Petrobras未來向中石化供應總量達9750萬噸的石油;6月,國開行向土庫曼斯坦提供40億美元貸款,用于開發居世界第四位的南約羅坦油氣田;7月,中石油與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Petroecuador)簽署協議,向其支付10億美元預付款,并在未來兩年內每月購買288萬桶原油。

賠本買賣?

短短6個月的時間里,中國以每月一單的速度在國際能源市場“摧城拔寨”,覆蓋南美、中亞和非洲三大新興油氣產區。有國外媒體稱這是中國在“能源抄底”,更有甚者還貼上“趁火打劫”的標簽。同時,不少國內人士不但為中國布局國際能源市場暗自叫好,也對“貸款換石油”的風險和經濟成本表示擔憂。

以中俄“貸款換石油”為例,有人質疑這是賠本的買賣,有人懷疑俄羅斯的履約能力。然而,我們依然能從相關人士的只言片語中,窺探到中俄“貸款換石油”的真實面目。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在貸款利率上,中方提出了三個方案供俄羅斯選擇,一是固定利息,二是變動的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加固定的點數,三是浮動的LIBOR加浮動的點數,俄羅斯希望是第三種。石油價格則是隨行就市,張國寶表示油價計算公式,是根據世界公認的幾個原油交易市場價進行加權計算而得。所以,俄方還貸的利率并不是外界猜想的6%固定利率,而是遵循通用的商業貸款規則,中方買油的價格也是遵循國際原油市場的基本規則。

王震表示,當然,是不是賠本的買賣,還需將貸款上的讓渡價值和當年的國際石油價格與預期石油價格的價差相比較后而定,但至少從協議原則上來講,是互利共贏的。

對俄羅斯履約能力的質疑也由來已久,不過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小杰向本報記者透露,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履約情況很好,按協議供應給中國的石油一桶也不少。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資源量已經過中俄雙方的反復論證。2005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過一份價值60億美元的長期石油貿易合同,盡管雙方在油價方面有過分歧,但執行情況總體不錯,每年有1400萬~1500萬噸石油通過鐵路運入中國。2009年簽訂的“貸款換石油”協議中的長期石油貿易協議可以看成是2005年協議的延續。

上下游“一攬子”

在這一系列“貸款換石油”協議中,和哈薩克斯坦簽訂的協議與其他協議有所不同。不管是俄羅斯、委內瑞拉還是安哥拉和厄瓜多爾,中國用貸款換回的都是長期石油貿易合同,也可以看成是“貿易油”。但和哈薩克斯坦換回的,卻是中石油購買哈薩克斯坦第五大石油公司曼吉斯套(Mangistau)47%的股份。

據徐小杰透露,俄羅斯Gazprom下屬的一家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Lukoil)早前都曾試圖收購曼吉斯套的股權,但哈方并沒有同意。正是中國提供的優惠貸款,才讓中石油最終得以入股曼吉斯套。

購入資源國的油氣公司,相當于進入資源國的上游勘探領域,這對中國石油公司來說,是更好的選擇。王震認為,盡管投資有風險,但獲得收益的可能性也很高。

他介紹稱,俄羅斯對上游領域控制嚴格,輕易不讓外國企業介入,所以和俄羅斯只能采取“貿易油”的形式;而哈薩克斯坦的油氣工業不如俄羅斯發達,還是有求于外國企業,這才使得中國有可能進入哈國上游領域。在王震看來,“貸款換石油”讓機會變大,讓可能最終變成現實。

目前,重油和深海石油等非常規石油勘探開發成為全球石油行業的新氣象,這也讓委內瑞拉和巴西等拉美國家成為世界石油業的新寵。據《紐約時報》援引美國政府的最新預測,委內瑞拉重油儲量超過5310億桶,超過了沙特阿拉伯2640億桶原油的規模,成為世界上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

不過,就算美國是委內瑞拉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桀驁不馴的委總統查韋斯也并不買美國的賬,更看重同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驗、技術和資金。今年5月,中國政府派出國際經濟與交流中心的顧問團隊為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提供咨詢服務,受到查韋斯的高度重視。

2009年,查韋斯在與中國簽完4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后,在委內瑞拉電視臺演講時稱贊國開行為“世界上資金最雄厚的銀行之一”,并“愿意向委內瑞拉伸出援手”。2010年4月,意猶未盡的委內瑞拉和中國再次簽訂一份“貸款換石油”計劃,此次金額高達200億美元,用于和中國共同開發位于奧里諾科重油帶的胡寧4項目。作為還款保障,委國家石油公司與中石油簽署了25年的石油購銷合同。

中國和委內瑞拉之間橫亙著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且不說安全問題,僅運費就是一筆巨額開支。那么,中國為何千里迢迢跨過半個地球到南美開采石油?

其實,中委“貸款換石油”協議屬于“一攬子”合作計劃中的一項。中委之間正在形成交叉投資,成了上下游一體化的“利益共同體”。在位于委內瑞拉的開采公司中,委國家石油公司控股60%,中石油占股40%。在位于中國的煉油合資公司中,中石油控股60%,委國家石油公司占股40%,同時雙方還將成立一家石油運輸公司,各占50%股份。這種上下游一體化合作也被認為使得產業內相互依賴得以固化,有助于規避合作風險。

人民幣“借油出海”

在南美,中國顯然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中國在最新提供給委內瑞拉的200億美元貸款中,有100億美元是以700億元左右人民幣形式提供的,用于委內瑞拉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專家分析稱,鑒于目前人民幣的不可自由兌換性,委內瑞拉拿到人民幣后只能用來購買中國的產品設備或技術服務。這既有助于帶動中國制造業等相關產業走出去,還可能為中國人民幣投資找到新的渠道,一舉多得。

2009年5月,中國和巴西兩國領導人在簽署“貸款換石油”協議的同時,還達成了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采用本幣結算的共識。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中巴貿易的基本格局是中國逆差,本幣結算意味著中國將向巴西凈投放人民幣,也就是可以用人民幣換取實際資源,中國從中受益更大。

但是,這種模式能否大力推廣仍待觀察。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查道炯對本報記者表示,以人民幣形式提供貸款為中國的油氣開采設備、工程服務鎖定了客戶,但能否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石油貿易,還需要與具體國家具體談。王震也認為,只有資源國在機械設備或開發服務方面確實有求于中國時,人民幣計價結算才好推廣。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