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9月27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于本市企業各類人才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試行意見》(下稱《試行意見》),并已于10月1日起執行。這引發了社會輿論對中國已經進入延長退休發展期的擔憂。 10月5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進行了釋疑,他表示,“不能將延遲申領養老金與退休年齡簡單地畫等號”,并認為“在國家對退休年齡作出制度性安排之前,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都是試行”。
上海的贍養比已越過警戒線
9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在有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們對退休年齡的問題還在進行研究,這個問題需要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來研究。我們注意到國外有一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齡?!?有人因此誤以為我國即將更改退休年齡,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并引起討論。此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表示,我國暫時不會調整退休年齡,有關部門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遲退休”的建議,并不代表現行退休年齡規定即將更改。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國新辦發布的《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白皮書預計,2035年我國將面臨兩名納稅人供養一名養老金領取者的情況。這意味著繳納社保人與領取社保之比(即贍養比或贍養系數)為2:1。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35年中國出現這樣的贍養比,從判斷老齡化程度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數值,因為從世界范圍來看,這已經可以被視為‘老齡社會危機時點’。” 目前,“老齡化”程度位居全國前列的上海的贍養比的數值,事實上已超越了“老齡社會危機時點”這一警戒線。《中國經濟周刊》從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的數據顯示,上海市城鎮養老保險贍養比從1993年的2.82:1降至2009年的1.41:1,老齡化給上海社保帶來的壓力可以說十分巨大。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315.7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2.5%。上海市老齡科研中心等部門預測,到2015年上海老人總數將突破400萬,3個戶籍人口中可能就有一位老人。伴隨著上海市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造成在職繳費人數增長緩慢,而需養老人員迅速增加。截至“十一五”末,上海參加養老基金保險制度的人已經占應保人數的98%。上?,F在領取養老金的人群當中,90歲以上的超過5萬,80歲以上的有40萬。去年年初,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曾披露,由于上海社保基金嚴重穿底,2008年上海市級財政向其中注入170億元~180億元應對養老和醫療等社保支出,而2009年市財政注入資金預估為230億元~250億元。事實上,伴隨著上海退休者越來越多,虧空也會越來越大。這引發了民眾對上海出臺“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政策是為了緩解社保壓力的爭議。不過,鮑淡如則認為,上海出臺《試行意見》的目的是更好地發揮人才的作用,而不是簡單地為了緩解養老基金的壓力。上海久事公司一位從事股權投資經營的中層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延遲申請養老金對我并沒有吸引力,目前上海社保存在虧空,我很擔心未來的養老金領取政策是否會發展變化。如果企業愿意留我,完全可以通過‘返聘’的形式來試行,這樣的話我既能拿到養老金,也可以和企業進一步談條件優化收入待遇?!?/p>
柔性退休被建議擴至事業單位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對上海來說并不是什么新的制度,而是在原有政策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完善。所謂的“原有政策”,是指《關于本市企業高級技師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實施意見》,于2008年12月1日起執行。此次出臺《試行意見》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該項“原有政策”,其中將實施對象從“高級技師”擴展到了“企業各類人才”,但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的年齡,原則上女性不超過60周歲,男性不超過65周歲等規定并未作出修改。鮑淡如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家對高級職稱的人才有過明文規定:副高級職稱男性退休年齡到65歲,女性到60歲,我們以此為參考制定了柔性延遲申領養老金的年齡。根據現有政策,《試行意見》對于所有企業均適用,不論所有制,不論企業規模大小,按照企業各自的決策程序決定,決定后到上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即可。外界普遍關注,上海試行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的對象是否會從“高級技師”向“各企業人才”進而向機關、事業單位推開。而從目前種種跡象表明,建立涉及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法定”延遲退休機制的學術觀點愈來愈受到決策層認可,并已經被上海市采納。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此前在該院發布的2010年《社會保障綠皮書》中就建議,“適時延長法定退休年齡,建立應對老齡化的長效機制”,并稱“可考慮從自愿、彈性延遲入手,選擇部分地區(如上海、廣東)試點,對高職、高知、高技等知識型群體、短缺類人才實行延遲退休政策。結合人口結構變化,采取漸進方式,逐步將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 事業單位延遲退休也已經被提及。今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人大代表張麗麗提交了一份關于男女同齡退休的建議,在調研中她發現,事業單位的女性員工要求延遲退休年齡的呼聲很高。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接受張麗麗人大書面意見督辦時表示,目前,上海先行實施的是企業各類人才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的手續,教衛系統事業單位延遲申領養老金等工作,將在企業人員延遲辦法實施后,視情逐步推出。不過,鮑淡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出言謹慎,他表示,(在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的手續問題上),涉及機關、事業單位是否可以采用“延遲申領養老金”時還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自《試行意見》頒布以來,社會輿論針對柔性退休制度的另一大詬病,來自于可能將增加失業人口的擔憂。近日,《中國經濟周刊》分別向錦江集團、百聯集團、華誼集團、上海汽車和上海電氣等上海國企的人事部門征詢對“柔性退休”制度的實際操作情況,均表示尚沒有推行該制度的計劃,因此是否影響“就業”仍待觀察。 10月5月,針對上述疑問,鮑淡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總量來說,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從結構上來說,基本沒有影響,因為新畢業的大學生不一定能替代延遲申領養老金人員的崗位,即新勞動力不一定能替代有經驗的勞動力。該觀點被網友指稱為缺乏足夠說服力,柔性退休客觀上會減緩企業內晉升機制,使得企業對新晉員工的需求量大大降低。此前,國內外已經有不少學者認為,在存在著“論資排輩”職業風氣的日本、中國等東方國家,擔心推遲退休年齡可能會擠壓年輕人的就業和晉升空間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學者認為,“延遲退休”或“變相延遲退休”從本質上會延長“國家的新陳代謝周期”。針對延遲退休是否會影響就業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表示,延遲退休的確會造成就業緊張,特別是中國這樣勞動力仍然充沛,人口紅利仍遠沒結束的國家,效仿歐洲和日本推出延遲退休政策一定要更加慎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談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