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近日鐵道部高鐵運營通氣會傳出消息:目前,全國鐵路共投入運用動車組355組,其中時速250公里234組、時速350公里121組,累計安全走行2.8億公里,運送旅客5億多人次。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目前高鐵主要集中在三大經濟帶——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經濟圈,僅去年一年,這個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10.4%,高于全國1.7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44%,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專家認為,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助推器,中國經濟正迎來“高鐵時代”,高鐵經濟初露端倪。
高鐵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8月1日,我國首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高鐵迎來兩歲生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兩年以來,京津兩市經濟快速發展。天津市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兩年經濟增長16.5%,遠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水平。2009年,全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1%。
資料顯示,長三角以全國2.1%的陸地面積、11%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1.7%的GDP、24.5%的財政收入、47.2%的進出口總額。整個江蘇省的財富,六成以上產自于滬寧鐵路沿線。研究顯示,滬寧城際高速鐵路將每年提高沿線城市GDP的1%。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吳文化說,從直接效益上講,高速鐵路的建設直接帶來投資增長,高速鐵路建成運營后將帶來客流量增長,帶動沿途經濟的發展,是符合我國“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經濟發展政策。有利于中西部區域與東部經濟高地接軌,使中西部地區更好地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形成中國經濟由東至西梯次漸進發展態勢。
“同城效應”力推高鐵經濟
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社會聯系的時空跨度大。我國人口資源分布、經濟發展不均衡的特點,決定了生產過程與市場消費需要高速度、長距離、大運量的鐵路運輸通道來實現。
“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大幅度提高通道內客貨運輸能力,促進了區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跨區域快速流動,已經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說。
武廣高鐵投入運營,大批海內外客商看準高鐵商機,催生了沿線的投資熱潮。今年一季度,直接從高鐵開通受益的武漢、咸寧兩市GDP同比增長均為15.9%,其中旅游業收入分別增長36.5%、166.7%,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增長72.7%、44.9%,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6.5%、58.8%,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分別增長21.4%、25.7%,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7.8%、21.8%。
京滬高鐵將凸顯“啞鈴效應”
近日,隨著鋪軌機在徐州東站平穩地鋪下一段500米長鋼軌,京滬高速鐵路開始鋪軌。這標志著這條世界上線路最長、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正式由線下工程施工,轉入軌道工程施工階段,預計2012年通車運營。
京滬高鐵最高時速可達380公里,北京至上海1318公里不到4小時即可到達,京滬高鐵年客運輸送能力雙向達到1.6億人次。
“打開地圖我們就能看到,京滬鐵路的兩端,連接著中國兩大經濟區域——環渤海經濟區和長三角經濟區。這種關系好比啞鈴:環渤海、長三角是兩頭,京滬鐵路是桿。”北京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說。
據初步研究預測,京滬高速鐵路建成后,“啞鈴效應”可使沿線地區GDP增長率提高19%—2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