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俄羅斯出重拳整頓商品市場,首先拿莫斯科東北部的切爾基佐夫集裝箱市場開刀。這里是供應俄羅斯乃至整個獨聯體、東歐地區的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走白色清關之路
俄執法機構于7月7日開始對該市場展開聯合行動,調查走私及其他違法活動。當地法院要求從事市場管理和場地租賃的5家公司停業3個月,以便接受司法調查。此前在該市場內做買賣的十幾萬各國商人憂心忡忡,其中大部分人正處于觀望和焦急的等待之中。該市場是否會永久關閉?有沒有可能搬遷?以前的買賣還能否繼續做下去?這些問題都懸在大家心頭。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贊高錫云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俄執法機構的這次清查行動并非專門針對華商,因為在切爾基佐夫市場里經商的十幾萬商人中,除了華商,還有大量越南人、土耳其人、外高加索人、中亞人和俄羅斯人等。
高錫云說,目前看來,隨著俄羅斯加大反腐敗和反走私的力度,切爾基佐夫集裝箱市場將被徹底關閉。他呼吁中國對俄出口的有關地區、企業和在俄華商通過合法途徑申訴,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摒棄灰色清關,走白色清關(正規清關)之路,看清形勢,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高錫云說:“在俄華商的唯一出路是注冊企業,轉向正規經營。”
灰色清關由來已久
切爾基佐夫集裝箱市場形成于蘇聯解體之后。當時,為緩解商品供應難題,俄羅斯甚至允許個體旅游者帶一定金額的貨物入境。一些中國企業為了滿足俄羅斯市場的需求,采用倒包、包機包稅等形式向俄羅斯供應商品。大量華商和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后來,在莫斯科東北部的伊茲麥洛沃形成了一個集裝箱大市場,逐步發展成為整個獨聯體和東歐地區最大的商品批發中心。這個市場之所以又叫集裝箱大市場,是因為每個攤位都由集裝箱改造而成。
在集裝箱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幾大勢力:一是市場管理者。他們主要通過向中國企業和華商出租集裝箱攤位、收取管理費和保護費獲利。二是在貨物清關過程中形成的利益集團,這跟灰色清關有關。所謂灰色清關,是指中國企業把要發往俄羅斯的貨物委托給某家運輸公司,后者在運輸過程中再委托俄境內某家清關公司辦理通關手續。貨物到達指定地點之后,華商付款后即可拿貨。只有俄羅斯公司才能獨攬清關與貨運業務,許多公司還在中國設有代表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