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操縱市場招致聲譽危機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間諜門”讓力拓在中國的聲譽降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多年來在鐵礦石談判中的強硬要價,以及不久前撕毀中鋁與之高達195億美元的交易協議,都重創了力拓的聲譽。
價格由供需雙方決定,這是經濟學的簡單道理,因此鐵礦石市場由礦企單邊定價是不正常的。中國占據世界海運鐵礦石的一半,卻一直沒有什么議價權。從2004年至2008年,澳礦長協價分別上漲了18.6%、71.5%、19%、9.5%及79.9%。特別是2008年,“兩拓”從中國鋼鐵企業那里要挾到了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漲幅。在這背后,是力拓等國際礦企挾壟斷優勢而進行的市場操縱。
在鐵礦石談判期間,多位分析師指出要留意海運費,因為“澳礦對海運市場的操縱能力很強”。在日澳首發價定下之后,反映國際航運景氣程度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一路飆漲,從2000多點一舉突破4000點關口。分析師表示,海運費是巴西礦的硬傷,目前巴西礦的到岸價要比澳礦高出20-30美元/噸,因此通過炒高海運費,“兩拓”對中國市場的控制更強。
這位業內人士表示,力拓很擅長這個,通過制造緊張局勢,拉動現貨價格上漲,進而成為長協價格上漲的借口。在今年又更上一層樓,開始威脅斷供。
據悉,從6月中下旬開始,力拓公司曾向中國鋼鐵業提出了金額高達90億美元的“索賠”要求,理由是金融危機期間未能履行合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力拓也曾在市場好時刻意減少長協礦的供應,增加現貨礦的銷售,但中方未對其執行率不足提出索賠。
一位分析師表示,商業合作應該以雙贏為目標,但力拓的做法已經到了置商業伙伴于不顧的境地。“這有點過了頭。”
鐵礦石亂象逼出“間諜門”
6月26日,中鋼協發文勒令日照鐵礦石國家交易中心更名及內部整改,不得從事進口鐵礦石任何貿易、交易活動,不從事進口鐵礦石價格發布及價格指數的發布。彼時普遍認為此舉是“敲山震虎”,不過當時就有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日照交易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商務部和日照當地政府的支持,如今能夠將其封殺,說明更高層次的領導支持中鋼協的請求,可能預示著今后還有更大的行業整肅動作。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國內鐵礦石貿易市場的混亂狀況,促成了此次重拳出擊。
在6月,中鋼協表示要徹查有問題的鐵礦石進口鋼廠和貿易商時,多位業內專家還表示這是“放狠話”,認為無非跟往年一樣是打打蒼蠅。“看來這次要打老虎了。”當時的一位分析師現在轉變了態度。
中國的鐵礦石市場存在著長協礦和貿易礦二元體系,通常貿易礦價格遠遠要高于長協礦。河北一鋼廠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08年一噸長協礦700元左右,而貿易礦則達到1400元之多。這種情況只是在去年第四季度有所改變,貿易礦價格低于長協價持續到今年6月份。
正是這樣,倒礦尋租變成一件極有利益可圖的事情。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鋼廠和貿易商私下里發展了很多代理商,這些代理商通過商業回扣建立進貨渠道,從而將長協礦倒賣給中小鋼廠,這就是所謂的業內潛規則。業內人士指出,鐵礦石貿易秩序究竟有多亂,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私授情報,個人的好處還在其次,主要是其所在的鋼廠就能夠拿到更多的鐵礦石配額,從而可以在更高價的現貨市場拋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指出,“這是一個畸形的行業怪圈。大鋼廠不在乎價格,因為多高的價格也能夠消化到成本里,而且也不愁沒有中小鋼廠接貨。因此,為了牟取暴利,這些具備長協資質的鋼廠和貿易商紛紛增加長協進口量,想以價格換配額,這當然也是礦企所樂見的。如此一來,高昂的鐵礦石成本轉移到建筑、汽車、家電等下游行業,國內普通消費者成為最終的買單者。”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爆發的“間諜門”事件,說明礦企對中國市場非正常手段的滲透已經太深,如果國家還置之不理,這個市場將要失控,將對中國經濟造成長遠的損傷。這次的整頓力度究竟會是怎樣還需觀察,但肯定不會再是撓癢癢,對于供應商、中間商、鋼廠之間的利益鏈條需要摸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