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題:能源消費總量與經濟增長保持了同向變化——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就有關國際組織報告質疑中國經濟數據可信度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劉錚、周英峰
近日有海外媒體根據有關國際組織報告,拿中國經濟總體增速與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等數據進行對比,質疑中國經濟數據可信度。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25日就此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怎么看待有海外媒體根據有關國際組織報告,對中國經濟數據的質疑?
答:我們注意到了這篇文章,并且還認真閱讀了該文引用的有關國際組織報告的原文,遺憾的是原文的觀點缺乏論據,而且有些觀點還是引用民間咨詢機構的結論。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國際組織,這一做法是缺乏嚴肅性的。
問:為什么認為其觀點缺乏論據?
答:原文認為,中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同石油需求數據不吻合,同電力需求也不吻合。問題是,這樣對比是不科學的。拿經濟總體增速與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的數據進行對比,犯了總體與部分對比的錯誤。實際上,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1%,而同期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增長3.0%,與經濟增長保持了同方向的變化,不存在不吻合的問題。
問:為什么會出現經濟正增長、全社會用電量負增長的情況?
答: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今年一季度產業結構變化較大,用電量相對較少的第三產業增長較快。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增速超過第二產業2.1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7%提升到44.3%,已經超過工業的比重。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6%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44.1%。
二是主要高耗能行業生產及用電量增長放緩,而用電相對較少的高技術產業增長較快。一季度,用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左右的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5個百分點;用電量則由上年同期的增長13.2%轉為下降3.7%,降幅超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量降幅1.1個百分點。一季度,通信交換設備制造增長34.7%,化學藥品制造增長14.0%,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增長17.2%,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增長11.0%,均大大超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的增速。
更說明問題的是,盡管經濟是正增長,用(發)電量是負增長,但兩者變化趨勢是十分吻合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回落時,相應的發電量也持續回落;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回升時,同期發電量走勢也出現回升。
問:經濟增速與用電量變化不一致的情況只在中國出現過么?
答:國外也出現過。比如美國2001年電力消費下降3.6%,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8%;1991年電力消費增長5%,但GDP下降0.2%。日本2003年電力消費下降1.3%,而GDP增長1.8%,在1980年、1982年和2001年也曾出現電力消費下降而GDP增長的情況,在1998和1999年則出現電力消費增長而GDP下降的情況。韓國1980年電力消費增長5.4%,而GDP下降1.5%。
問:這一國際組織的報告還引用了一民間機構的觀點,認為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長6.1%同貿易量同比下降大約20%不一致,據此質疑GDP數據,對此怎么看?
答:兩個數據都沒錯,但拿兩個沒有完全對應關系的正確數據相比就不對了。
GDP的增速是投資、消費和國外需求增速的綜合結果,因此GDP增速與三大需求中的某一需求如國外需求增速方向不一致是正常的。如在某一需求出現下降,但其他需求增長更多的情況下,也會出現GDP的增長,更何況貿易量還不包括服務項目,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外需。
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錯誤。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長6.1%,完全是靠內需所拉動。在國際金融危機繼續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急劇下降,國外需求大幅減弱的形勢下,我國采取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投資持續加快增長,消費穩定較快增長,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加大。初步測算,今年一季度投資和消費共同拉動GDP增長6.3個百分點,國外需求負拉動0.2個百分點。
國際組織對發布的信息一定要認真、嚴肅、負責,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今天,更應該嚴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