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效益“東西失衡”?
國家發改委網站日前公布的2009年1月-4月投資運行概況顯示:今年1月-4月,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08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5%,增幅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
發改委同時公布的1月-4月地區投資數據顯示:東部地區投資增長22.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增長35.3%,增速同比加快0.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增長46%,增速同比加快17.4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投資占全國城鎮投資比重為47.4%,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審計署公布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不高,另一方面卻是國家發改委公布的30.5%的高固定資產投資率以及地方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的信息,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數據背離?就此問題,記者致電多省發改委部門了解當地的投資進展情況。
四川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劉麗茹副處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川收到的中央第一批資金有50多億,第二批資金大概也有50多億,正陸續下撥四川。她告訴記者,“四川省今年整體投資增長了78%點多,當月全社會投資都突破1000億,這是從來都沒有的。四川省投資的總量和速度都是呈歷史最高水平。”
廣東的投資拉動在這一輪廣東的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明顯。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5.11億元,增長12.7%,雖然低于全國的平均增幅,但是在基礎建設投資和更新改造投資等方面依然勢頭強勁。其中基礎建設投資增長28.7%,更新改造投資增長54.8%。年內廣東新十項工程將安排重點項目200項,計劃總投資近1.8萬億元,年度計劃超3000億元。
山東省公布的相關數據也令人樂觀。根據山東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1月-4 月份經濟運行數據顯示,4月份山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 1559.6億元,增速由3月份的7.9% 提高到 14.1%。1月-4 月,山東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4013.5億元,增長20.5%,比一季度提高 2.3個百分點。
但是湖北、甘肅等省卻對此問題諱莫如深,記者致電當地發改委,均得不到正面回應。
張漢亞向記者分析,因為全國各地經濟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投資效益也不一樣,像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方的資金到位率和投資情況不會有問題,江蘇、山東這些富裕地區的財政都很富裕,資金到位以及完成投資的情況也應該很樂觀。“關鍵還是一些比較窮的地區,本來財政都缺錢,靠國家轉移支付的建設資金相對也比較少,再加上土地也不值錢,資金到位情況就不理想。這次,國家考慮多給中西部一些錢,但雖然讓它們交得少,但是自身的能力還是小。”
投資高增速“有水份”?
審計署和發改委公布數字出現的背離現象,已經引起了相關學者的注意。
“從審計署和發改委公布的數字分析,發改委公布的數據值得商榷,很可能是一些地方瞞報后形成的虛假數字。”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袁鋼明近期對一些省市進行了調研,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一些省市把國家的錢拿來后,其實地方的貸款資金也都到位了,但就是不進行投資。有的地方是地方政府本來就不想投資,擔心如果投入,把自己的錢套進去浪費了;還有一些省市是把資金挪到了其他地方,但是也都作為投資上報給了發改委。
“現在即便是中央資金到位率高,我也認為這個錢有一些是在賬面上;此外,還有一些資金已挪作他用,甚至違規。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審計署督促地方和施工單位,趕快把錢拿出去用到該用的項目中。”袁鋼明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袁鋼明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到印證。審計署5月20日發布的2009年第4號審計結果公告披露,甘肅、山西、河南等10省區市財政和有關主管部門違規使用資金26.93億元,其中用于建房買車5837.4萬元。重點抽查的30個縣在支農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
“我分析1月-4月全國投資數字的高速增長是虛假的,審計署的報告更加清楚地證實了這一點。如果投資能夠高速增長30.5%,一季度GDP和工業增加值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數。現在一季度GDP增加值只有6.1%,4月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則只有7.3%,比上月回落1%。”袁鋼明說。
投資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工業增加值增長率之間,什么樣的比率才算正常?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城鎮固定資產完成投資148167.25億元,同比增加26.1%,而2008年GDP為9%,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2007年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8%,當年的GDP增長率為13%,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3.5%。
民間投資帶不動?
中央政府新增1.18萬億投資,其意圖還包括帶動地方投資和社會投資。那么到目前為止,社會投資是否被帶動大量跟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張卓元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一季度銀行信貸和固定資產投資都增加了不少,但是工業生產并沒有明顯回暖,民間資本也沒有帶動起來。”
跟張卓元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曹玉書,他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4萬億計劃對于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不大,國家現在可能正在研究制訂促進民營企業增加投資的政策,這是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未來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也是中國經濟能否保持持續發展的關鍵。
這一點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月1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得到了證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時指出:去年下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是及時、有力、有效的,各地區、各部門貫徹中央的決策和部署是得力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外部需求持續萎縮,出口下降幅度較大;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工業增長回升乏力,經濟效益繼續下滑,民間投資意愿偏低……
如何實現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的預期,成為4萬億投資落棋后,發改委等宏調部門需要落實的問題。
相關人士以鐵路投資為例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十一五”規劃出臺以來鐵路投資已達1.6萬億元,但民企卻始終對投資鐵路興趣不大,原因并非是“壟斷”,而是鐵道部一統管,民營資本認為投入就是白投。
“鐵路一直歡迎外來資本進行投資,但是民營資本不投。而民營資本想進石油行業又不讓進。”張漢亞告訴記者。
據悉,為了促進和帶動民間投資,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當前要重點抓好的幾項工作的第一條就是“盡快修訂政府投資項目核準目錄,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的措施。”
“目前國家正在制定促進民營企業增加投資的政策。相信不久就會出臺。”張漢亞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王紅茹/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