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茶社 修補內心創傷
中科院心理所的志愿者們在魯甸進行心理援助過程中,注重結合當地力量,形成可持續的援助形式。
志愿者們在當地給教師、公務人員等“樞紐人群”做心理培訓。解決了這些與群眾密切接觸人群的心理問題之后,通過他們幫助更多的人,帶動整個地區的情緒與氛圍。他們給教師做“震后第一課”培訓,讓老師學會撫慰學生情緒,同時還幫助教師組成互助小組、組織學生們相互支持。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溝通。由于老師和學生會有長期的相處和溝通,他們之間就會形成可持續的互助支持系統。
在社區,“心靈茶社”的建立幫助成年人們修補內心創傷。由志愿者做領隊,大家在茶社喝茶聊天、一起跳舞、宣泄情緒,互相之間得到支持,精神傷痛很快就會復原。心理所還注重在當地發展志愿者,在社區引入社工,充分發揮當地的力量來進行心理援助。
高危個案 建立心理檔案
中科院心理所針對各個安置點中的受災民眾進行走訪、評估和篩查,對重點人群進行身心問卷評估。對篩查出的高危個案,工作人員會為他們建立心理檔案,并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和干預。他們在災區還發揮專業科研精神,在心理創傷研究方面,取得了學術上的巨大進步。
同時,在魯甸的志愿者們還給當地災民發放了心理援助自助手冊,開展災后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并且研發了災后心理援助輔助技術,如移動心理服務系統。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盡己所能幫助魯甸人民走出災難帶來的心理傷害。
建言獻策 提供專業建議
中科院還承擔著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功能。在此次對魯甸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中科院心理所除了盡力幫助當地人民之外,還有效發揮科學思想庫作用、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據《中科院心理所災后心理援助魯甸站工作總結》顯示,心理所組織專家結合六年來在歷次地震后展開的心理援助工作,以及國際災難后心理援助經驗和創傷心理學研究,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了關于云南魯甸地震應急階段心理援助工作的六條建議。并且聯合昆明分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都山地所向中科院黨組提交《關于組建中科院抗震救災指揮協調中心的建議》,聯合各所和分院力量開展科技救災行動。
魯甸人民不僅要重建外在家園,還要修復受傷的心靈世界。在他們走出陰霾的路上,中科院心理所的志愿者們通過各種方式幫助著他們。心理所的老師說,這是心理學人的使命,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充滿意義,因為他們在做的,是利國利民、利于心理學發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