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生 郭厚杰)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5日14時30分,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共計410人死亡、12人失蹤,2373人受傷。
震后魯甸 圖片來源中新網
8月3日魯甸地震發生之后,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一時間啟動緊急救援預案,研究部署對云南魯甸地區的救災工作,并第一時間派遣一批專業人員,從位于成都辦事處驅車趕往災區。目前,通過人道救援網絡行動平臺組織的救援隊伍,已有150多名一線搜救人員在開展搜救工作。8月5日,本網電話連線了處在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第一線的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助理王軍,“目前的救災仍處在應急救援階段,在災情發生不到72小時的時間內,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經在魯甸縣建立了人道救援前線指揮辦公室,并從基金會總部派過來7名工作人員和全國各地的6-7支救援隊伍。與此同時,派遣兩名工作人員在成都設立了采購小組,在當地招募大量志愿者進行相應的物資采購,從成都源源不斷的運送物資到達前線,這是目前主要進行的工作。”王軍表示。
現階段非專業救援人員不應到災區
迄今為止,云南魯甸的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億萬人民的心,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響應,源源不斷地捐贈應急救援物資。王軍建議,現階段非專業救援人員不應來到災區。直到當地時間下午,通往龍頭山的道路才恢復暢通,生命通道上擁擠著大量車輛,導致當地交通始終處在交通管制的狀態下。云南由于地處山區,多山路、路面窄,如果非專業的人員同專業救援車輛一同通過的話,容易導致嚴重的交通堵塞,影響傷員、物資的有效運輸。如果愛心人士想對災區民眾實施幫助的話,可以通過捐贈的方式幫助災民重建家園,恢復生活。與此同時,愛心人士可以幫助轉發當地的尋人啟事以及急缺物資需求的信息。
通道不暢 救援物資滯留路上
對于許多災民未能及時領到救援物資的情況,王軍認為,由于道路狀況的問題,使得好多運載救災物資的汽車無法及時到達。民眾、政府以及各個機構調集的帳篷、食品和衣物等救援物資數量已經非常多,隨著道路狀況的不斷好轉,陸續的還會有更多的救援物資送到災民手中。
王軍指出,地震災區附近的個別道路還未打通,在部分重災區還處在緊張的生命搜救過程中。8月5日下午3點前,通往重災區的龍頭山鎮道路已經恢復,但仍舊存在嚴重的擁堵現象。通往極重災區內部的道路地方還未徹底修通。尤其是巧家重災區,以及在火德紅鎮下方形成堰塞湖的路段仍在搶修,導致救援物資滯留在路上。
陰雨天氣考驗救災物資輸送保存
此外,據氣象局消息稱,8月7-13日地震災區預計多陰雨天氣。王軍也對當地天氣狀況表示擔憂,倘若未來云南魯甸地區出現陰雨天氣,勢必會對救災產生影響。云南的房屋多為土坯房,陰雨天氣會使得被地震破壞的土坯房十分危險。云南的道路狀況復雜,陰雨天氣會導致道路的泥濘不堪,對物資輸送能否到達災區產生極大地考驗。陰雨天氣同樣會對救災物資的保存帶來難題,在運往災區的過程和儲存物資時要做好防雨的準備。
生命救援 當前扶貧基金會重心是募集物資
王軍強調,由于災情發生時間不到72小時,現階段災區處在“生命的救援”階段,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要的工作重心仍舊是募集物資。根據災區的需求購買物資,運送到災區。迄今為止,基金會已經運送750頂帳篷等應急物資到達災區,其中包括網友、企業機構捐贈的大量物資,陸續還將運送更多物資到達災區。其次,雖然基金會的救助重心不是生命救援,但是基金會會支持人道救援網絡來組織救援隊進行相應的搜救工作。
下階段重點:生命的保障和陪伴、災后重建
“基金會下一階段重心是通過物資的運轉,保障災民的生命安全,讓獲救的災民具備基本的生活保障,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做好“生命的保障”。第三個階段是“生命的陪伴”,地震發生一個月之后,基金會通過人道救援行動網絡這一平臺,運用專業技術、心理撫慰和社區服務等手段,把受災民眾安置到社區里面去,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生活。最后一個階段是災后重建的工作,從災后三個月至三到五年時間內,持續幫助受災民眾重建房屋,幫助農戶恢復生產,發展生計,盡快恢復、甚至是超過災前的收入水平。”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