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爨體——曾經“消失”的文明
爨體,作為中國魏晉時期社會流行的書體,是隸書向楷書轉變的過渡書體,饒有篆、隸、行、草、楷書諸體一爐的意趣。已故著名金石大家郭沫若在談到爨體書法時說,中國的文字及書法發展史,曾有過三次大的改革浪潮。從造字伊始自甲骨文,鐘鼎文謂之古文字改革;從楚漢簡帛,西漢刻石謂之篆變改革;從漢末兩晉南北朝謂之隸變改革。而爨體正是第三次改革的標志。
不像顏體字是由唐代中期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所創,并以顏真卿的“顏”姓命名成體;也不像柳體字因柳公權的“柳”姓得名。“爨體”是1600年前,云南曲靖地區百姓為了紀念曾創造“南中地區”(古指云南曲靖等地)輝煌歷史的一個當時地區大姓——“爨氏家族”而立的碑文得名。
由于爨體出現魏晉時期,當時對于書體的保留一般還止于碑文,但因曹操和后來的司馬炎的“禁碑令”,爨體這一當時社會廣為流傳的書體因而從歷史上神秘失傳。
直到300多年前的清乾隆戊戌年,云南曲靖地區“大小二爨碑”的出現,才引起當時和其后的飽學之士和書法大家、歷史研究者們對這個塵封千年書體的關注。然而,由于當時落后的傳播手段等因素,對這個被稱為中國書法史重大發現的“爨體”書體研究和了解,始終停留在上流社會的官員和研究者之間。直到今天,真正了解和知道這個本來被視為主流、高貴、雄渾的“爨體”也只有在曲靖當地和少數書法界。
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工作原因,當時還是解放軍某部干事的毛廣淞一次在某大機關圖書館查閱資料時,偶爾接觸到1965年的郭沫若發表的一份《由王謝墓志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真偽》材料,與“爨體”結緣,也就從那時起,已經在行書和楷書等書法領域頗有造詣的他,在書法領域又多了一項內容——書寫和研究爨體。為了弄清源頭,探尋這段歷史,毛廣淞曾多次去曲靖《爨寶子碑》原址研究原始碑文,并翻閱大量歷史古籍,對爨體字的每一點、每一筆進行考究。
另據了解,從300多年前“二爨碑”的發現,歷經晚清、民國,再到現當代,書寫和研究“爨體”的人雖然不多,但大師卻不少,如清朝的阮元、包世臣,清末將‘爨體’推到中國書法極致的康有為,再到現當代的潘天壽、弘一大師,還有郭沫若、賴少其等。將“爨體”筆法、走勢作為研究對象,毛廣淞將“爨體”字從300多字擴展成999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