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陳 原
收費,早已經成為各種景觀、各類文化場所的常態,而且越收越高,遠遠超出了大眾的承受能力。提高票價,有時候,舉止的本身就是一景,能夠迅即引來輿論的矚目和萬眾的側目,引起長時間的負面影響。如今,名山、廟宇、景點可以任意標出高價,村落、古鎮的入口也可以無端收費,按照他們那些自以為是的理由,恐怕任何故都古城、高山大河都可以設卡售票了。收費,在文化意義上,實際已經成為一個貶義詞!人們一聽收費就會避而遠之,就會與“宰客”聯系起來,就會對景觀甚或文化本身產生反感,以為那些都是騙人的買賣。
然而,就在這滿眼收費的文化中,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圖書館卻相繼免費開放,免費開放的文化設施讓大眾的文化生活產生明顯變化,低收入群體、農民工、老人與孩子的參觀數量迅速提升;源源不斷的充足客流也激發了博物館的展覽熱情,目前文物系統的博物館每年展覽數量過萬,一次次展覽常常成為當地的重大文化事件,吸引了各階層的觀眾。
在一個人口大國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的免費開放,不但是世界博物館發展史上的壯舉,而且在收費漲價的潮流中也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可以說,這是我國文化發展最為亮麗的風景,其影響將非常深遠。
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之初,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利弊得失的討論至今不絕。
有意見認為,潮水般的客流會影響甚至損傷設施自身。可是,經過開始時的“井噴”和“爆棚”之后,人們發現,由于各文化設施的“預案”完善,應急措施得當,并沒有出現什么難堪的局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強烈的好奇心理逐漸平穩,各地的觀眾人數也趨于常量,常態參觀是目前各文化設施的現狀。
“服務與安保的人手不足”、“觀眾素質不高”、“獵奇的觀眾占多數”等等,這些都是當初的擔心,并且也確是事實。但是,這些問題只有在免費開放之后才能逐漸改善和解決,如果永遠不免費開放,也就永遠屬于問題。
或許很多人不懂藝術,進去轉了一圈還不知所以然,可那么多屬于世界一流建筑和設施的博物館,如果門可羅雀,豈不更是巨大的浪費?其實,無論懂與不懂,只要進來,就會多多少少被典雅的環境、優美的建筑所感染,在那些珍品和設施前駐足片刻,就不能不一點一滴地被熏陶,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培育效果也會日見明顯。
更多的意見認為,免費開放有點超前,可是,免費開放恰恰符合當前的國情。今天,低收入群體還占很大比例,多數人的文化修養仍處于啟蒙狀態,只有免費開放才能真正體現公共文化的平等性、公益性和教育性,才能讓多數人可以無障礙地面對優秀的文化,獲得培育的機會。尤其是,那些耗費巨資修建的文化設施和高昂的管理成本原本取自于社會,回報社會更是題中應有之義。“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條原理,實際也道出了免費與社會付出的關系。
收費,當我們出門在外,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景象,其實,即便足不出戶,我們也會被收費。為什么收費能夠迅速普及,而免費卻那么不容易?但愿今后的免費不止于公共文化設施,那些事關公共利益的事業都會有免費的可能。普及免費,這是社會進步的方向。
免費這個詞,當今之世,正顯得特別親切,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