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大象
勘查:附近曾是古生物原生地
在何安成的帶領下,考察組找到了化石發掘地。發掘地位于一個巨大的采石場頂部的一個溶洞內。溶洞內填滿泥土,而表層的泥土已被挖得一片狼藉。
"這是古大象化石,第四紀的生物,距今兩三百萬年。"見到一塊牙齒化石時,舒純康肯定地稱,"這是大腿骨,這是小腿骨,這是股骨,這是象牙……"據舒純康介紹,第四紀時期的古生物一般發掘于溶洞內,而化石進入溶洞主要有兩大原因,一種是因為古生物曾在洞內生活棲息,突然死亡并被泥沙掩埋形成化石;一種則是死亡后的動物在水等外力作用下沖入洞中。
"從化石的分布來看成零散狀,可以判斷這些古生物是死后從別處進入溶洞的。"舒純康分析稱,但由于這些骨頭較大且成塊埋藏,由此可證明它們來自不遠的地方。"從目前發掘的化石和現場的勘查來看,可以判斷這一帶曾是古生物的原生地,也曾擁有適合大量古生物生活的環境。"
在現場勘查后,舒純康表示,由于山體破壞嚴重加上溶洞垂直入地,幾乎不可能進行封閉式保護發掘。對于目前由村民發掘出土的古大象化石,自貢大山鋪恐龍博物館以與村民簽訂"古生物化石標本捐贈協議"的方式,收藏了村民手中的部分化石,其中包括直徑10多厘米的白色柱子狀象牙、腿骨、趾骨、股骨等多個部位的化石。
評估:對地質調查有輔助作用
舒純康介紹,自貢地區所發掘的古大象化石還是第一次被發現。從此次發掘化石的地質年代和發掘地的地質結構分析,應該還有其他同時代生物化石存在的可能。
此次發掘能進一步完善自貢地區古生物化石的年代記錄,同時可以反映出化石所在地附近及周圍地區,曾經可能是古生物比較繁盛的地區,這對研究當地的地質結構、古生物結構等均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從化石本身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和陳列價值。關于這些古大象究竟生活在哪個年代、屬于什么品種以及在古生物物種中的研究價值,舒純康表示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后才能確定。
舒純康表示,對于是否將繼續深入對這一地區進行地質考察和古生物化石發掘,還有待對現有化石進行深入研究并確定其價值后,再行決定。成都商報周茂梅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