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蠟像還是臘像?“明”還是“眀”?
風景區不少名人題字寫錯了嗎
記者 于峰 周俊
“前兩天去中山陵靈谷寺游玩,結果發現無梁殿匾額上的字好像錯了,現在寫的是‘臘像館’,我覺得應該是‘蠟像館’吧。”
這兩天,有網友在網上發布微博,質疑無梁殿匾額上有錯字。在匾額上寫著“辛亥革命臘像館”,網友陳先生認為,“臘像館”應寫成“蠟像館”。
記者了解到,這個匾額是國民黨元老陳立夫題寫,可沒想到就是這難得一見的陳立夫題字,卻有網友來“糾錯”了。
“蠟像館”還是“臘像館”
陳先生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是上個星期去靈谷寺游玩的,結果無意中發現無梁殿匾額上有“錯字”。陳先生說,陳立夫寫的是“辛亥革命臘像館”,他覺得“臘像館”的“臘”字寫錯了,應該是“蠟筆”的“蠟”,而不是“臘肉”的“臘”。
回到家后,陳先生還專門查閱了《辭海》等資料,查看“臘”和“蠟”的區別。
據陳先生查閱,《辭海》中寫著:“臘”有“la”(第四聲)、“lie”(第四聲)、“xi”(第一聲)三個音項。讀作“la”(第四聲)的“臘”有三個義項,分別為“古時夏歷十二月祭名,始于周代”,“臘月或冬天腌制的肉類,如臘肉、臘味”,“佛教名詞”。讀作“lie”(第四聲)的“臘”有一個義項,即“劍的兩刃”。而讀作“xi”(第一聲)的“臘”有四個義項,分別為“干肉”、“曬干,制作干肉”、“極”、“皮膚皴皺”。
關于“蠟”,《辭海》中說,“蠟”有“la”:(第四聲)、“qu”(第四聲)、“zha”(第四聲)三種讀音。作“la”(第四聲)的“蠟”有四個義項,分別為“以高碳脂肪酸和高碳脂肪醇構成的酯為主要成分的物質,在常溫下多為固體”,“蠟燭的簡稱”,“淡黃如蠟的顏色”,“以蠟涂物”。讀作“qu”(第四聲)的“蠟”作“‘蛆’的古字”解。讀作“zha”(第四聲)的“蠟”則有“周代十二月祭百神之稱”的意思。
陳先生認為,根據《辭海》的解釋,“臘”字的各種義項,沒有哪個意思和“蠟”這種物質有關。很明顯陳立夫寫的“臘像”是錯了,他說,蠟像是蠟做的,寫作“蠟像”比較合適。“世界著名的杜莎夫人蠟像館,用的不也是一個‘蠟’字嗎?”
記者了解到,無梁殿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原靈谷寺留存下來的唯一建筑,距今600余年。因整座建筑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故得名無梁殿。
如今的無梁殿已經被辟為辛亥革命名人蠟像館,展出孫中山、黃興、秋瑾等57位辛亥革命名人蠟像。所有蠟像人物都經過有關歷史專家反復審閱,依據當時的歷史照片、資料,參照各種角度的鏡頭,按真人大小1:1制作。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由杭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雕刻研究室雕塑制作。
南京地方志專家鄧振明認為,“臘像”是一種錯誤的寫法。他說,做蠟像的蠟,是一種油脂,可塑性強,不溶于水,蜂蠟、白蠟、石蠟等。用蠟做蠟人蠟像古已有之,至少在唐代,中國人就會制作蠟像。清代末年出使歐洲的薛福成在《觀巴黎油畫記》中寫道:“余游巴黎蠟人館。見所制蠟人,悉仿生人,形體態度,發膚顏色,長短豐瘠,無不畢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藝雜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館。”可見,在19世紀末期,歐洲人做蠟像的技藝就已經相當高超。
鄧振明說,再回頭看“臘”的含義,“臘”為古代的祭名,“臘像”這個詞并不能成立。
那么,靈谷寺無梁殿匾額上的陳立夫的題字寫錯了嗎?記者也期待高手來提供答案,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