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今年40歲的王師傅,練長嘴壺茶藝有十五六年了。 本報記者 郄磊 攝
記者 張瑞謙
大銅壺,壺嘴尖尖,足有一米。飯店熙攘的人群中,倒茶師傅從容不迫。銅壺,在師傅的肩頭、頭頂、后背盤旋,還沒等您看清楚,開水就從細細的壺嘴飛出,準確無誤地落入茶碗中。茶滿,茶碗一蓋,一聲吆喝:“請用茶來您哪!”眾人叫好之余,摸下銅壺,壺身燙手。壺內,全是滾燙的開水……
這是昨日記者在省會橋西某飯店看到的一幕。讓食客叫絕的,就是這傳統的長嘴壺茶藝。但目前,這項傳統茶藝卻遇到了后繼無人的尷尬。茶藝師傅希望喜歡學這門手藝的年輕人,將這門傳統茶藝傳承下去。
長嘴壺茶藝
省城已不多見
長嘴壺茶藝源于四川。在2000年左右,省會不少飯店還有茶藝師傅倒茶。但近年來,長嘴壺茶藝師傅越來越少。目前,省會有這種長嘴壺茶藝的飯店已是寥寥無幾。
記者見到的這名茶藝師傅姓王,名叫王明義,今年40歲,練長嘴壺已經十五六年的時間了。王師傅老家河南信陽。王師傅說,正宗的長嘴壺茶藝,常用的就有18種招式。“蘇秦背劍”,即右手持壺繞過頭頂,將熱水從背后注入左手端得較低的杯子中;“童子拜佛”,銅壺出人意料地敦到頭頂上,細流從上瀉下;“海底撈月”,需要茶藝師傅背過身去,下腰,后仰如鉤,銅壺置于胸前,長壺嘴順著突起的下巴,越過面部,反身將茶倒進茶碗。除此之外,還有“高山流水”“神龍擺尾”等等。
在介紹這些招式的同時,王師傅還進行了演示。銅壺在一陣眼花繚亂的翻飛后,長壺嘴就像長在王師傅身上一樣,在各種不可思議的角度下,準確無誤地沖入茶碗,滴水不漏。在飯店就餐的食客們,常常驚詫于王師傅的技藝。每每一套茶藝下來,食客們都是連連叫好,拍手稱贊。真正的喝茶,倒是忘記了。
招學徒,管吃發工資
但就是這樣令人叫絕的茶藝,目前面臨著沒有傳承的尷尬。
“現在的年輕人,都覺得這個麻煩,掙錢少,不愿意學。”王師傅說,他以前也收過幾個徒弟,但都是沒有學多長時間,就跑掉了。“沒有一點受苦的精神,學不了。”
王師傅說,銅壺本身就重,壺本身就有三四斤重,盛滿水估計有十斤。壺嘴又長,而且里面盛滿開水,稍有不慎,就會傷著人。傷著自己,無非就是技藝不精。但傷著客人,就要引來麻煩了。所以,學習這門技藝,必須要操練熟稔才能出徒。操練長嘴壺,不僅需要有耐心,有毅力,還要掌握出水的時間差、考慮到出水的沖擊力等。
“學習這長嘴壺,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把基本功練扎實。真正要想出徒,也得一年時間。”王師傅說。
為了能夠讓這門茶藝傳承下去,也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長嘴壺這門傳統茶藝,王師傅也希望記者能為他招幾名學徒。“我不僅管他吃飯,一個月還給他1000元,包教他學會,不過雙方必須簽訂至少一年半的合同。”王師傅的招徒要求是年齡在二十歲左右的,男女不限。
相關鏈接
長嘴壺茶藝
長嘴壺是我國一種獨特的茶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嘴壺茶藝表演是項群眾喜愛的民俗文化,是我國茶道的一環,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長嘴壺茶藝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觀賞性。沸水在長嘴中流過,自然降低了溫度,水就不會太燙,最適合泡茶,特別是泡蓋碗茶。長嘴壺茶藝表演用肢體語言表達各種文化內涵,長人知識,發人深省。長嘴壺茶藝表演營造了茶館的文化氛圍和民俗氣息,提高了茶客的品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