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新網鄭州1月12日電(記者門杰丹)近段時間,隨著復旦大學研究團隊關于曹操家族DNA最新研究結果的發布,有關“曹操墓”真偽的爭論再次成為輿論熱點,網民期待河南文保專家及文保部門的說法。作為曹操高陵發掘第一人,列席河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就曹操墓向記者進行了全面的解讀。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安陽西高穴村發現曹操墓。消息一出,引起業界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及媒體的質疑。2010年1月,曹操墓考古發掘問題得到國家文物局正面認可。但此后,關于曹操墓真假的爭論并未停歇,似乎還愈演愈烈。2010年,復旦大學研究團隊擬用DNA技術辨別曹操墓的真偽,對河南文物部門的態度頗為期待。
“曹操墓是一個非常具體的考古項目,由于墓主人的特殊背景和特殊影響,使得這個考古項目具有很大的旅游價值、社會價值和學術價值。”此間,列席河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潘偉斌說,關于真偽之說,因為是國家文物局給予認可過的,所以河南這方面不便說什么,即使要說也應該由國家文物部門來說。
“三國文化在中國整個研究史中是比較薄弱的,特別是考古這方面,發現的東西不多。因為曹魏時期實行的是薄葬制度,不封不樹,地表上出現的東西不宜被辨別,所以始終是研究的缺塊。”潘偉斌說,當時曹魏政權的中心在河南,當時說的四個都城,許昌、洛陽、亳州、葉城,其實最重要的三個都在河南,活動中心在河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在河南,而且三國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歷史上影響比較大。遺憾的是,過去河南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太具體,不太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墓的發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利用它的發現和影響,在河南打造三國文化研究中心,搶占學術制高點,豐富河南的文化、歷史及考古方面的研究內涵。
“我認為,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進行開發,作為文化遺產,需要發揮文化的價值,甚至它的經濟價值,讓它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包括提升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學術交流服務。”
潘偉斌坦言,曹操墓發現以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但為了保護又不能進入墓室參觀,為了讓公眾及時了解曹操墓發現的經過,曹操的真假和曹操的生平,墓里面到底出土什么文物等,當地建立了臨時展廳,通過圖片進行一些宣傳。“我希望將來慢慢能建成一個博物館,像秦始皇兵馬俑一樣,建成一個保護區,便于民眾參觀,加強對三國文化的了解,目前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目前曹操高陵的考古工作主要是試掘和修復。潘偉斌告訴記者:“只要是對曹操墓周圍的陵園進行調查和試掘,什么叫試掘,就是,比如它那個地方有什么建筑,證實它一下。另外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放在曹操墓出土文物的修復、研究和對墓葬本身進行保護上。”
采訪中,潘偉斌表示,隨著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工作的繼續,將來會有更多有價值的發現,這些發現會揭開曹操高陵更多不為人之的秘密。
關于曹操墓發掘和保護的最新進展情況,此間河南省政協委員、安陽縣縣委書記徐慧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稱,曹操高陵文物保護正在大步邁進,最近國家文化遺產研究院正對曹操高陵本體保護方案進行論證,安陽市政府和河南省文物部門也邀請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專家對保護方案進行論證,如對一號墓、二號墓如何長久保存,其建筑、文物如何就地展示等。
徐慧前說,曹操墓本體保護方案通過論證后,即會展開實施。本體保護工程建完之后,會依托本體建設博物館,進而建設大遺址公園,這些已被列入到有關部門的十二五規劃中。目前臨時展廳正在布展,有望近期向公眾開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