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資本的力量雷霆萬鈞,網絡的迅捷無可比擬——左網絡,右資本,兩者在過去的一年中變身一雙無形大手,牽動木偶繩線,導演著清高的文化舞臺。回顧2011年眾多出版事件,暗流涌動,值得慶賀的不多,讓人焦慮的倒有不少。
作家百度斗爭激烈
今年3月15日,賈平凹、慕容雪村等50位中國一線作家公開發表了討伐中國網絡搜索引擎老大的檄文——“中國作家討百度書”,將百度文庫稱為“埋葬作家的墓地”。接著,媒體跟進、網友討論、雙方辯論,加劇了爭論的激烈程度,迅速升級為公共事件。聲討百度的作家們指責后者“偷”走了他們的作品,在百度文庫上供網友任意下載,嚴重侵害了他們的著作權。而百度辯稱自己只是提供了存儲空間和分享平臺,不承認侵權。這場對峙以百度的道歉收場。11月,百度文庫再次遭到韓寒等作家的起訴。12月8日,百度文庫改版,將提供正版數字資源的文庫書店分離成“百度閱讀”。
作者和網站共贏是上策,但數字時代的版權保護是個難題,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不適用,難以厘清當事雙方責任關系,商業利益也誘使一些網站以分享之名、行侵權之實。沒有合理合法的分賬模式,慣打“擦邊球”的老手還能得意一陣子。
電商賣書不為掙錢
2011年,電子商務網站(簡稱電商)步子邁得更大了,當當和亞馬遜繼續狂飆,去年還在賣電腦電視的京東和蘇寧亦將幾十萬種圖書上架,向先行者“宣戰”。圖書,這種商戰場上最好的“炮灰”,既能聚集巨大點擊率,又能省略巨額廣告費,何樂不為?
2011年里,電商們以摧枯拉朽之勢跑馬圈地,有財大氣粗的他們在,實體書店乃至出版商仰人鼻息的日子就不會到頭。從年頭到年尾,電商們多次挑起“戰事”,引發讀者狂歡、出版社抵制、傳統書店哀嚎的價格肉搏戰。博眼球的廣告都是:圖書1折、2折……京東商城CEO語出驚人,聲稱5年內,圖書音像部門不需要1分錢的凈利潤,“不靠它賺錢,只靠它博流量。”而傳統圖書出版界的手里,除了作者,再沒有其他牌了。
出版商動動大腦,還存有與狼共舞的生機;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書店,卻逃不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厄運。第三極書局前年倒閉了,今年輪到了風入松、光合作用步其后塵。放眼世界,美國第二大連鎖書店鮑德斯也沒熬過今年秋天。電商旗下的網絡書店瘋狂擠壓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高成本和低回報讓實體書店艱難掙扎。
沒有資本注入,未來的實體書店到底如何存活?至今沒有人給出有信服力的說法,誠品書店靠創意衍生和講座,新華書店靠自有地皮收租,但他們的生存法門實在太難復制。借用達人秀冠軍劉偉的新著書名,書店們“活著已值得慶祝”。
網絡文學地位提高
今年文學界最大一樁事莫過于茅盾文學獎的頒獎,在這次評選中,網絡文學終于有了參評的資格,不過網絡文學擁躉們寄予高度期望的《盜墓筆記》因為報名時作品尚未完結而被取消資格,其他幾部入圍作品在幾輪投票后全部出局。雖然網絡文學在茅盾文學獎上鎩羽而歸,但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文學界對網絡文學態度的轉變。在第八次全國作代會上,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當選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似乎也成為網絡文學有望“轉正”的一個信號。
傳統文學界的態度轉變與網絡文學在年輕讀者中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分不開,據盛大文學總裁侯小強透露,中國網絡文學目前已經有1.94億用戶,有100多萬人在寫作,每年有三四萬部作品被簽約,包括紙質、電子、游戲、影視等版權。網絡文學今年在影視劇改編方面大獲豐收,最熱門的電視劇《步步驚心》《宮》《傾世皇妃》《千山暮雪》《裸婚時代》《泡沫之夏》《美人心計》以及熱門電影《失戀33天》,劇本皆出自網絡小說。
本報記者 樂夢融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