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近年來,評選年度漢字忽然變得時髦起來,這股風從日本吹到中國臺灣,再從臺灣吹到大陸,登時熱鬧起來,無論平面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抑或是其他媒體平臺,都一擁而上,群起而評選之,仿佛不搞一搞年度漢字評選,不足以成為時代弄潮兒似的。
最近,有消息說,由《旺報》、《廈門商報》、新浪網主辦的“201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由兩岸名人與網民共同推薦出42個漢字,經過近一個月的網絡評選,“微”字脫穎而出。
坦白講,這“微”字未必能完整展示兩岸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的社會百態,也無法概括兩岸社會發展變化的諸多種種。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文章,新加坡評論家嚴孟達的點評一針見血:“以‘微’字作為兩岸的風云漢字,我第一感覺是,‘微’字搔不著癢處,如此選擇有欠高明?!薄霸u選當局所舉的兩岸事例,如臺灣的塑化劑風波、大陸的溫州動車事故若說是‘小事’,那么兩岸人民過去一年就是風調雨順,出入平安了。所謂‘見微知著’,這兩件‘小事’讓人看出其背后更大的問題,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涉及人命大事,怎一個‘微’字了得?”
不痛不癢的年度漢字評選,還不如不搞,這一點,兩岸社會各界其實也還沒把這太當回事。外媒有評論認為,兩岸評選年度漢字的社會參與度和各界民眾投入度,遠不及日本,嚴孟達認為,兩岸社會各界恐怕只將類似的評選視為一種“玩意兒”,因此,此類年度漢字評選,一不小心,就淪為某些媒體、網站或其他媒介平臺聊備一格的“玩意兒”,既難于吸引整個社會的持續關注,也無法產生主觀預期的影響效應,或許頂多就是一種噱頭,或只是一種秀而已。
這一類的年度漢字評選,在兩個社會制度,社會生活仍存在明顯差異性的海峽兩岸,恐怕更難于以一個漢字來概括兩岸的全貌。
如果真要一個漢字來描繪今年兩岸社會生活變化的話,有人建議,仍然用一個“假”字來加以形容。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充斥著各種假冒偽劣,以劣充優,以假亂真,不以假為恥,卻以假為榮,具體事例不必贅述,每個讀者自有一本厚厚的筆記記錄。
如果對我個人而言,年度漢字點題,也只能用一個“夢”字加以概括。
今年6月轉任香港衛視之后,所有的工作就圍繞這個“夢”字,電視臺的定位、方向、布局和重點,似乎就是為了圓一個夢想而展開;四個月的艱辛努力,為的是拍攝一部26集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強疆夢》,如今,“夢”已完成一半,再努力打磨數月,“夢”勢必能圓。懷揣著一個夢想,我和我的伙伴們都是追夢的人,也都是能夠圓夢的人。
我始終認為,只要用心,就有精彩。年度漢字評選更應用心,不用心,充其量只是一種積極敷衍。
否則,不評也罷!
楊錦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