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C
權威機構認定,這是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美酒”
5月5日上午,經中國科學院北京質譜中心專家對該液體進行初步檢測,數據顯示,該液體屬酒類成分,其乙醇等含量還需進一步檢測。檢測專家稱,該西漢提梁壺內的液體是迄今為止國內經過科學檢測歷史最久遠的酒類文物。
“該酒屬國家珍貴文物,對研究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濮陽歷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南海森稱,5月10日,該檢測報告送到濮陽后,濮陽文物工作者們興奮不已,因為此發現在河南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
據介紹,秦漢時期,濮陽屬東郡(全國13個郡),郡府在高城(今濮陽縣南),當時濮陽農業、手工業、商業相當發達和繁榮,且物豐水美,釀酒也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
知識鏈接
西漢美酒不能再喝
古酒仍有酒味,但成分已變化,外加大量金屬離子,已無法飲用
俗話說:“酒愈陳愈香。”一壺兩千多年的古酒是什么味兒?還能喝嗎?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雜項鑒定專家王育成教授曾表示,出土古酒多裝在密封的金屬器里,多為青銅罐和壺,但里面的液體并不全部是酒。“一部分液體可能是滲進去的水或其他物質,有些液體發紅色,可能跟儲存的器物和周圍的黏土有關。”
再者,酒中的化學物質在長期埋藏過程中會緩慢變化,就算環境十分穩定,也不可能毫無損耗地保留至今。出土液體不少儲存于青銅器內,酒液與青銅混合會起化學變化。古酒雖然有酒味,但畢竟是“過期”飲料,化學性質發生了變化,外加大量的金屬離子,已經無法飲用了。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程光勝研究員明確表示,西漢美酒不能飲用。他說,經過兩千多年,西漢美酒的乙醇含量已經很低,已失去了酒的飲用價值。另外,它還含有一定量的銅及其他一些重金屬離子,如果飲用會對人產生一定的危害。
千年佳釀
不可再造
王育成教授認為,由于出土液體的成分已經發生改變。想要再造古酒,即使是有了千年的造酒工藝,也很難釀出佳釀。
釀酒不僅需要配方,還需要了解具體工藝。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胡國棟先生認為,工藝是不能從化學分析中得知的。因此,我們無法完全再造古酒,這份甘美只得留給它的主人享用了。
古酒之最
世界“酒”鼻祖
河南賈湖酒
上世紀80年代,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發掘出土了距今8600年到7500年的碎陶片,上面還有一些固體殘留物。
經分析,殘留物的化學成分與現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蠟、葡萄丹寧酸以及一些草藥相同,還包含山楂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顯示,陶器盛放過以稻米、蜂蜜和水果為原料混合發酵而成的飲料。
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存在最早的酒的證據,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酒實物,被譽為“人類酒鼻祖”。專家認為,“賈湖酒”可能是山楂酒。L
西漢美酒
西安曾出土26公斤
西安出土的二十六公斤西漢美酒 資料圖
2003年6月中旬,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工地發現了一座漢代高級貴族墓葬。考古專家在清理一件西漢早期鳳首銅鍾時,驚奇地發現其中盛放著約26公斤青綠色的美酒,香味仍然撲鼻。
專家普遍傾向于西漢美酒是黃酒。專家認為,這些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美酒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代美酒。
能喝的“古酒”
1845年道光貢酒
遼寧出土的道光貢酒 資料圖
1996年6月,遼寧道光廿五集團公司老廠搬遷時,發掘出4個道光乙巳年(1845年)的木酒海,內裝原酒4噸。這是目前唯一可飲用的液體文物,國家文物局鑒定后認為,此酒是“奇珍國寶”。出土的木酒海和部分原酒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8年,在汶川地震賑災義拍中,21公斤道光廿五貢酒拍出了551萬元的高價,單瓶最高成交價1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