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版圖表摘自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初步成果
本版圖表摘自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初步成果
在4月23日第16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通知,決定在前幾年倡導并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基礎上,繼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和文明風尚。本報記者楊慧峰攝
調查顯示“獲取便利”是選擇數字閱讀的首要原因,占到67.2%。
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研究成果告訴我們——
國人閱讀有何新變化
閱讀,關乎一個民族的興盛和進步。開展全民閱讀,已逐漸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因此,定期對國民基本閱讀數據進行調查統計,不僅關系到出版行業自身的發展,而且對在全社會范圍更加有效地開展閱讀活動,建設書香社會,推動社會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開展了八次。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完善,這項調查由起初的兩年發布一次結果,到如今一年發布一次,其方法更加科學,成果愈益豐富,已經成為業界重視、大眾關注的了解我國國民閱讀狀況的重要平臺。
今天(21日)正式發布的初步研究成果,多方面展現了2010年我國國民閱讀的現狀。
數字化閱讀增長幅度最大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個百分點。其中,圖書閱讀率為52.3%,比2009年增加了2.2個百分點,增幅為4.4%;報紙閱讀率為66.8%,比2009年增加了8.5個百分點,增幅為14.6%;期刊閱讀率為46.9%,比2009年增加了1.3個百分點,增幅為2.9%;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個百分點,增幅為33.3%。相比較而言,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增長幅度最大。
對數字化閱讀方式的進一步分析發現,我國18—70周歲國民中分別有23.0%的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比2009年增加了8.1個百分點;3.9%的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比2009年增加了2.6個百分點;18.1%的國民通過網絡在線閱讀,比2009年增加了1.4個百分點;2.6%的國民使用PDA/MP4/電子詞典等進行數字化閱讀,比2009年降低了1.6個百分點;1.8%的國民用光盤取讀,比2009年降低了0.5個百分點。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中,電子閱讀器的接觸率增長幅度達到了200%,增幅最大。
去年人均閱讀圖書4.25本
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報紙、期刊的閱讀量較2009年也均有增加。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圖書4.25本,人均閱讀報紙101.16期(份),人均閱讀期刊7.19期(份)按本次調查可推及18—70周歲國民8.40億計算,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共閱讀過圖書35.70億本,閱讀過報紙849.74億期(份),期刊60.40億期(份)。
2010年的調查問卷中增加了對電子書閱讀量的考察。數據分析發現,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電子書0.73本,按本次調查可推及18—70周歲國民8.40億計算,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共閱讀過電子書6.13億本。
讀報時長較2009年增加2.67分鐘
調查發現,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每天接觸報紙和圖書的時長有所增加,期刊接觸時長有所減少,人均每天上網時長和手機閱讀時長有大幅增加。
2010年,我國18—70周歲識字國民每天接觸的傳統紙質媒介以報紙的接觸時間最長,人均每天讀報時長為23.69分鐘,比2009年增加了2.67分鐘;人均每天讀書時長為16.78分鐘,比2009年增加了2.08分鐘;人均每天讀雜志時長為13.66分鐘,比2009年減少了1.74分鐘。
2010年,我國18—70周歲識字國民人均每天上網時長為42.73分鐘,比2009年增加了8.64分鐘,增幅為25.3%;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10.32分鐘,比2009年增加了4.26分鐘,增幅為70.3%。
2010年的調查問卷中增加了對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的考察。數據分析發現,2010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每天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1.7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