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新社陽江3月8日電(記者陳明)記者8日從廣東陽江有關方面獲悉,“南海一號”水下考古挖掘與保護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批準,宋代沉船“南海一號”的第二次試掘,將于3月底前啟動。
安置著古船“南海一號”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南海一號”進入博物館內的“水晶宮”后,2009年的8月至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博物館對“南海一號”進行了首次室內試發掘,首次試掘共出水瓷器200多件。
據了解,“南海一號”的首次室內試發掘是在船中間位置進行的,而二次進行的室內試發掘將選擇船頭、船尾的位置進行。
陽江市副市長陳芝岳此前表示,“南海一號”的首次室內試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清楚了解艙位的文物分布,對文物的情況更加清楚,有利于下一步工作;二是挖掘出保存完整的船舷和上甲板,其中上甲板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宋代沉船中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上甲板;三是成功繪制了立體而形象的三維圖,對還原“南海Ⅰ號”提供了準確的數據。據探測估計,“南海一號”船載文物6—8萬件。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長30.4米,寬9.8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承載著巨大的文物信息。2007年4月,“南海一號”的打撈工作正式啟動,當年12月27日實現整體打撈成功;12月28日,沉船進入位于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考古專家表示,要打開沉箱將船上6-8萬件文物完全整理出來,至少需要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