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泰州5墓葬出土明代服飾歷經400余年不腐
資料圖:江蘇省泰州市出土的明代女尸鞋子上的針線都依稀可見。
新華網南京3月4日電(記者朱旭東)江蘇省泰州市日前對市區一明代墓葬的發掘、清理,引起社會對泰州出土的明代服飾不腐的好奇。從1979年至2008年期間,泰州市先后在泰州西郊九龍橋等處,發現5處明代墓葬,墓主人隨身穿戴或陪葬的服飾都未曾腐爛。
“這些明代服飾大多是絲織品,少數為棉織物。”泰州市博物館館長汪維寅說,作為古代服飾,無論是絲的還是棉的都很難保存。由于潮濕和微生物的作用,在一般棺木中會腐爛得更快。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全國范圍內的考古發掘中,類似泰州這樣多次發現明代不腐尸與隨葬不爛服飾的現象,也是較為少見的。
據介紹,泰州所有出土明代服飾的墓葬都有些共同之處:選用珍貴耐腐的柏木、杉木,精工制作棺槨,全用榫卯緊密接合;有的棺木內放置燈心草等防腐干燥物品;棺外有槨,棺內外刷漆;槨外周圍六面全用石灰糯米拌和澆漿;在上層澆漿上再堆起高大的封土堆,使整個墓葬處于符合保護尸體條件的相對恒溫恒濕無菌的環境中。
汪維寅說,在當時,這種尸體與服飾的防腐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正是能在泰州大量出土明代服飾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代是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飾華麗異常,重裝飾。泰州市博物館陸續發現的明代古墓中出土了大量色彩鮮艷、保存完好的明代服飾,既有官服又有民服,既有禮服又有常服,質地也非常豐富。
和過去幾次發掘一樣,日前的這次發掘也未發現太多陪葬品。汪維寅解釋說,這與明代風俗和墓主人身份有關。明代時期已很崇尚“簡葬”,墓葬內陪葬品一般都很少,大都是隨身用的戒指、發簪類小物件,該墓主人并非王侯將相,陪葬品也不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