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歐洲電影受寵 意法是最大贏家

2011年02月27日17:35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外語片 臥虎藏龍 意法 歐洲電影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電影藝術 奧斯卡外語片 奧斯卡提名 奧斯卡頒獎典禮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于北京時間明天凌晨在洛杉磯柯達劇院舉行。不過,由于參與角逐最佳外語片獎的三部華語影片未能獲得提名,華語電影已經注定與本屆奧斯卡無緣。

自1947年第20屆奧斯卡設立最佳外語片獎以來,至今已經頒獎62次(第26屆空缺)。

63年間,由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制作的華語電影只獲得過七次最佳外語片提名,而最后捧得大獎的則只有臺灣導演李安拍攝的《臥虎藏龍》。

最佳外語片獎項的設立,為大批非美國電影參與奧斯卡這個全球電影第一盛典,進而借力走向世界提供了最佳機遇。

63年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評選形成了自己的規律和特點,也在輿論的批評與贊揚中不斷地變革。法制晚報

看類型

喜劇當道《臥虎藏龍》成唯一獲獎武俠片

本報統計了1991年至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類型,結果發現20年來獲獎次數最多的是喜劇片,共7部。

這些喜劇片也同愛情、戰爭、歷史等其他類型相結合,占到了全部獲獎影片的三分之一。其中,1994年至1997年的四屆最佳外語片都是喜劇。

其次是愛情片,根據國際電影數據庫(IMDB)的分類,20部影片中有5部歸入愛情片。而劇情片(包括自傳類劇情片)與戰爭片一樣共有4部,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臥虎藏龍》被IMDB歸入動作類和冒險類,也是20部影片中唯一一部歸入該類的作品。而這部標準的中國武俠電影也是63年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唯一一部武俠電影。

1991年-2010年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類型

(有交叉)

排名 類型 數量

1 喜劇 7

2 愛情 5

3 劇情 4

3(并列) 戰爭 4

5 罪案 3

看出身

歐洲電影最受寵意大利法國是大贏家

歷史上,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意大利12次、法國11.5次(其中一部與阿爾及利亞合拍)、西班牙4次、日本4次和德國4次。

業內經常批評好萊塢出身的奧斯卡商業味道太濃,藝術氣息不夠。不過,從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得主來看,起碼在這個獎項上,好萊塢仍然對藝術電影給予了很大的尊重。

在世界范圍內,最佳外語片獎有兩個大贏家:意大利和法國。意法兩國分別是兩次著名的世界電影審美革命——“新現實主義電影”和“新浪潮”的發祥地。

獲得首座最佳外語片小金人的電影《擦鞋童》正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最經典的影片。

史上獲得最佳外語片獎最多的導演、擁有四座小金人的意大利人費德里克·費里尼,則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一派的領軍人物。

而1973年的獲獎作品《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則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看近況

向世界各地分散獲獎種類更多樣

不過,從近十幾年的獲獎情況來看,法國和意大利電影在奧斯卡中的地位正在下降。

意大利影片上一次獲獎還是在1999年,法國人更是已經17年沒有拿到過這座小金人,而且從本屆的提名名單來看,這兩位逐漸隱退的巨人還要再等一年了。

與此同時,最近十年來,德國影片成了奧斯卡的新寵。

2003年、2007年和2008年,三部德國電影“密集”獲獎,把德國電影在奧斯卡的地位驟然升高,一下成為獲得最佳外語片獎第四多的國家。

從整體上看,奧斯卡外語片獎有向歐洲之外,向世界各地分散的趨勢。

首部華語影片《臥虎藏龍》自不待言。而2009年,闊別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53年的日本電影,也憑借《入殮師》實現“回歸”。

以前鮮有露面的阿根廷、南非、波斯尼亞、加拿大等國電影也都登上了領獎臺。

而從類型上看,近幾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罪案、懸疑、驚悚等商業片經常采用的類型,也在榜單中大行其道。

尤其是最近五年的獲獎作品中,有四部都屬于這些火爆刺激的類型。這與上世紀90年代初輕松的喜劇片、愛情片接連獲獎的形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比

印度

空有寶萊塢好萊塢不待見

印度向來以電影大國自居,電影年產量全球第一。“寶萊塢”則是世界上僅有的號稱與好萊塢并立的“電影之都”。

不過,在好萊塢,印度電影似乎并不受待見。63年來,印度電影除了獲得三次最佳外語片提名外,一無所獲。

最近的一次是在2002年,印度電影《印度往事》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波黑電影。

面向美國印度人社區的《西印度報》這樣安慰讀者們:印度報名的電影《自殺現場直播》未能獲得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但至少音樂家A.R.拉罕獲得了另外兩項提名,編劇安瓦爾也獲得了提名。

中國

華語電影七投一中還欠功力

以1991年張藝謀的《菊豆》為開端,20年來我國兩岸三地制作的華語影片共7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不過只有2001年李安的《臥虎藏龍》獲獎,可謂“七投一中”,中獎比例不高。

今年1月底,代表華語電影競逐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大陸電影《唐山大地震》、香港電影《歲月神偷》和臺灣電影《艋舺》在入圍賽第二輪就全部被判出局。

這意味著,自2001年《臥虎藏龍》成為獲得最佳外語片的首部華語影片后,華語影片已整整十年未能問鼎這一獎項。

而除了在2003年第75屆奧斯卡中獲得提名的《英雄》外,華語電影連最后“投一注”的機會都沒有。

史上獲得最佳外語片獎最多的國家排名

名次 國家 獲獎次數

6 前蘇聯 3

7 瑞典 3

8 捷克 3

9 荷蘭 3

10 丹麥、瑞士 2

名次 國家 獲獎次數

1 意大利 12

2 法國 11.5

3 日本 4

4 德國 4

5 西班牙 4

質疑

“外語片”一詞

指代不清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設立63年以來,其推廣世界電影的積極作用早已得到了肯定。不過,業內對其的質疑聲也不少,尤其近年來,更是此起彼伏。

美國電影評論網站Film.com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規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網站的評論指出,首先參評影片的資格認定就有問題,認為“外語片”一詞指代不清,不如用“外國片”更明白,比如日語電影《硫磺島家書》因為是美國制片商加美國導演拍攝,就被認為不屬于“外語片”。而中國臺灣導演李安的《色戒》則是因為“片中沒有采用足夠的臺灣電影人參與制作”也被判出局。

文章更批評說,一個國家(地區)只能推出一部影片參評是最大的不合理。因為這就意味著,在評委們對影片做出評價之前,已經有人替他們挑選過影片了,而且有的時候一些國家的決定并不明智。如2003年韓國派出《春夏秋冬又一春》參評,而不是《老男孩》,這個選擇就不怎么聰明。

最佳外語片獎評委人數少得可憐

美國著名的《紐約時報》稱,能為最佳外語片的評選投票的人可能太少。

按規定,投票者必須看過全部五部提名影片,但《紐約時報》指出,外語片在奧斯卡常被認為是非主流電影,并且是難以理解的。因此,許多評委可能壓根兒就不會費心去看這五部提名影片。

另一家影評網站the Wrap則指出,相比奧斯卡的其他獎項,評選最佳外語片獎的評委人數實在太少。

文章指出,在電影藝術學院組織的“外國電影周末”活動中,連投票者帶他們的客人,總共也就200多人前去觀看了獲得本次奧斯卡提名的幾部影片。

“也就是說,到時候為這個獎項投票的人數不過百人。而其他獎項,有資格的投票人接近六千。”文章寫道。

近十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屆次 年份 篇名國家(地區)

82 2010 《謎一樣的雙眼》阿根廷

81 2009 《入殮師》日本

80 2008 《偽鈔制造者》德國

79 2007 《竊聽風暴》德國

78 2006 《黑幫暴徒》南非

77 2005 《深海長眠》西班牙

76 2004 《野蠻人入侵》加拿大

75 2003 《情陷非洲》德國

74 2002 《無人地帶》波斯尼亞

73 2001 《臥虎藏龍》中國臺灣

本版文/記者 楊錚

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頒發給年度最佳非英語電影。獎項的設立起始于1947年,前幾年以奧斯卡榮譽獎的形式頒發給一些優異的外國電影,1956年起,正式成為競賽單元▲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