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挖掘出來的文物
12月20日下午,威遠縣界牌鎮挖出一座清代的“一墓雙棺”古墓,內有一些文物和極具考古價值的碑刻。然而,文管所考古專家欲將文物帶回時,卻受到個別“想分一杯羹”的村民刁難,考古隊汽車受阻6個小時。在界牌鎮黨委、鎮政府有關部門的介入下,當晚11點半,文管所專家才得以離開現場。但當晚,這座古墓里隱藏著的一個暗棺就被盜掘。
20日下午3時許,威遠縣界牌鎮柏楊村村民李申云準備將當地一座老墳挖平,突然發現里面有一塊石碑,碑記上書寫著“光緒年卒,從自貢遷至威遠……”的字樣,而且可以看出墳墓的主人是一位太學生的夫人。 “ 李申云挖出了古墓的消息很快擴散,引來不少群眾圍觀,公路都被阻斷了。”柏楊村支書黃江河說。下午4點30分,縣文管所所長趙佐良帶領3名考古專家趕到現場。此時,墳墓已被破壞,棺木已被抬出墳墓。下午5點,專家將棺木打開,發現里面有四個玉鐲、兩枚戒指、五個玉扣、一塊腰牌、兩枚發簪,除了戒指外,其余都是玉制品。
此后,文管所專家準備到鎮政府辦理相關手續,但被一些村民攔下,并稱這些古玩是在他們村發現的,應該由本地村民享受,不能帶走。最后,經鎮、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反復勸說,這些專家才得以脫身離開。第二天上午,文管所專家到發掘現場準備回填泥土,結果發現該墓地還有一個用石灰和瓦塊封好的暗棺,位置比頭天發現的明棺隱蔽得多,但暗棺已被盜掘。專家隨后調查發現,這座暗棺才是該墓主要人物的棺木,可惜的是棺內物品已被盜走。目前,威遠警方已立案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