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放假:“黃金周”設在端午前后?
關于“端午節”的話題之所以逐漸升溫,其中一個原因自然是國家將其列為法定假日。事實上,關于端午放假的話題一直備受民眾關注。
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結合今年要“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國家任務,提出恢復五一黃金周的建議。政協委員何星亮則認為,傳統節日的功能很多,決不能停留在吃喝玩樂的層面,節日中蘊含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應該受到重視。如果要為拉動內需而恢復黃金周,不妨考慮設在端午節前后。他建議政府在每年5月28日至6月5日期間,也就是端午節前后恢復“黃金周”,兼顧“拉動內需”和“凝聚民族傳統文化”。此言一出即引發網民熱議。
從傳承節日文化的角度看,國家將端午節列為法定假日,可以使忙于工作的人們有時間體味傳統民俗。但如果將旨在拉動消費的“黃金周”設在端午,是否會淡化傳統節日本來的意義,各界看法不盡相同。有評論認為,硬要將黃金周設在端午節,其實是對端午節的不尊重。端午節的傳統也會因為發揮了黃金周的作用而失去,或者被人遺忘。
“粽子節”的尷尬:如何發現端午之美?
在快速消費的現代社會,不少人對古老節日的傳統所知甚少。端午節本來豐富的習俗,在今天不少人看來,就只剩下“吃粽子”了,于是有人戲稱端午為“粽子節”。
今年臨近端午,各地舉行的相關活動名目繁多,讓人有眼花繚亂的感覺。其中雖也設置了劃龍舟等種種習俗,但對于現代人的吸引力如何,能否改變端午只是“吃粽子”的習慣,尚是未知之數。
那么,該如何發掘、傳承和創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使之與現代社會更好地融合呢?
有專家認為,我們現在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恢復節慶文化,重點就是追求“原汁原味”。但僅僅局限于沒有細節的復古,不注意補充新的活力因子,又是否會導致“端午”與現代社會脫節,從而變成展品一樣只可遠觀,卻沒有親近感?
事實上,傳統節日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其中蘊含娛樂成分,可以滿足當時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讓現代人簡單重復古人的行為,很明顯不可能獲得同樣的愉悅感。如何發掘端午使人“樂”的內涵,從而真正融入現代人生活,仍有待探討。
總而言之,無論怎樣挖掘傳統節日質樸美好的一面,最終目的都是喚起現代人失落已久的敬意,以及對于祖先和傳統的尊重。做不到這一點,怎樣過節都是徒具其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