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溫故2013,國際政壇冰火兩重天,有人歡喜有人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拜鬼”,遭到國際社會一致唾棄和譴責;泰國總理英拉遭遇反對派示威“死磕”,陷入兩敗俱傷的街頭政治僵局;敘利亞內戰打了快三年,巴沙爾政府內外交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當政兩周年之際,“二號人物”張成澤突然被處決,震驚世界;俄羅斯總統普京向“棱鏡門”曝光者斯諾登提供庇護,成功搶鏡奧巴馬。曾被贊為“革命英雄”的埃及前總統穆爾西遭罷黜,埃及局勢再起波瀾。朝鮮半島局勢暗流涌動,國會爭斗不止,韓國總統樸槿惠各種事務纏身;內政“不給力”,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外交上“怒刷存在感”,以挽民意....。。或光鮮或暗淡,他們多次成功搶鏡,登上頭條,吸引了全球民眾的關注。
2013年悄然已逝,是非成敗轉頭空。2014年大幕已然開啟,國際政壇新一輪搶鏡大賽摁下按鈕,且看國際政壇風云變幻、浮沉起伏。
2014年,安倍“小心犯規”被罰出場
2013年12月26日,無視歷史教訓、誤判國內國際形勢悍然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受到日本國內各黨派的指責,其自認為的國際盟友也明確表示“失望”。安倍“拜鬼”行徑遭到國際社會和輿論嚴厲譴責。
當日,安倍迎來執政一周年。這一年來,無論是“安倍經濟學”、還是“地球儀外交”以及剛剛出爐的“安保三箭”,都映射出其勃勃野心。對內的強硬姿態,對外的進攻策略,也讓人看到了第二次登臺的安倍對“強權”的更多追求。
安倍顯然沒有認真總結當年黯然下臺的教訓,反而變本加厲,在政治右傾化道路上越走越遠:在歷史問題上不加反省,在領土爭端上拒絕對話,拋出“侵略未定義”等右翼言論,尋求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變相鼓勵閣僚參拜靖國神社,最終憋不住直接去“拜鬼”,招致國內外抗議和批判。
分析:
安倍“拜鬼”受到中國和韓國嚴厲譴責,美國政府表達“失望”。日本媒體憂慮,日本可能因此陷入外交孤立。民意調查顯示,多數日本民眾要求安倍三思而行。
中國駐日大使批安倍:發表“不戰誓言”找錯地方
日本可以有自己的生死觀和宗教觀,但這不能成為日本領導人參拜包括甲級戰犯在內所謂“英靈”的理由。難道甲級戰犯一死,他們就成了值得尊崇的“英靈”了嗎?生前罪行和戰爭責任就可以一筆勾銷了嗎?人都有最起碼的善惡和是非觀念,這和宗教文化無關。我們從未聽說過德國政要以自己特有的生死觀和宗教觀為由,聲稱包括希特勒在內的戰爭狂人已以死抵罪,并頂禮膜拜。
安倍首相參拜后發表談話,聲稱堅持“不戰誓言”,參拜是基于對過去歷史的反省。在靖國神社發表“不戰誓言”是找錯了地方,也讓世界上有良知的人對有關表態產生強烈反感和質疑。靖國神社戰前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精神支柱,現在不僅供奉甲級戰犯,還極力美化歪曲侵略歷史,宣揚與當今國際公論格格不入的錯誤史觀,其中的“游就館”就是一個典型。安倍首相到這樣一個地方參拜“英靈”,對著當年發動侵略戰爭的元兇高唱“和平”、“不戰”,不但受害國人民不能接受,國際社會也不會相信,不得不說這是對和平的褻瀆。
日本外務省前條約局局長東鄉和彥認為,安倍參拜的舉動,使得美國、中國、韓國、俄羅斯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構筑了對日“包圍網”。安倍如不通過實際行動消除惡劣影響,必將進一步失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在歷史舞臺上成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政治觀察家們認為,安倍其實是把“靖國牌”當雙節棍使用,對內可鞏固政權,對外則可抗拒中國等亞洲鄰國對日本施加的強大壓力,安倍政權就可能成為一個相對長期的政權。然而,它更像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固然可以傷人,也可以讓自己斃命。因為時代已經不同,背景也不一樣,首先是亞洲已經起了根本的變化;其次是力量的對比已經顛倒;第三是歷史教訓正產生巨大的影響,包括日本人也有覺醒和進步的可能。
2014年,英拉能否避免下臺厄運?
2013年,泰國爆發最嚴重的沖突,泰國總理英拉遭遇職業生涯嚴重危機。面對反對派聲勢浩大的示威,英拉眼含熱淚以柔克剛,借泰國國王生日契機躲過一劫。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相對平靜后,泰國反政府集會領導人素貼掀起又一輪示威高潮,要求英拉及其內閣成員辭職,還要求先進行政治改革再舉行大選。反對派意在干擾大選,堅持先改革再選舉,而英拉堅持先選舉再改革。英拉遭遇素貼“死磕”,泰國兩敗俱傷的街頭政治僵局一時無解。
據泰國當地媒體報道,共有45個政黨向選舉委員會遞交了候選人名單。但是,正如泰國主要反對黨民主黨此前宣布的那樣,這個政局動蕩的主角并沒有進行登記,素貼決意不參加計劃于2014年2月2號舉行的大選。
也正是因為對于大選的分歧,從這次選舉候選人登記開始,示威群眾就不斷沖擊大選注冊的所在地——泰日體育場。好在,局勢趨于緩和,注冊登記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但是,同樣的混戰是否還會重演,仍然要打上一個問號。
來看看各方的表態:泰國看守政府副總理蓬貼說,將向軍方最高長官請求安全協助;泰國陸軍司令巴育昨天則表示,軍方努力保持中立,不會干預政府決斷,但同時也將照顧人民利益,呼吁各方停止使用暴力;反政府示威者方面仍不愿善罷甘休,示威活動領導人素貼此前發表講話,要求看守政府和警方對沖突釀成人員死傷負責,他還宣布將在新年假期后、也就是2014年1月1號后發動新的大規模示威行動,以奪取行政權。
2014年,巴沙爾是否“自覺”棄選?
敘利亞內戰打了快三年,內外交困下,巴沙爾政府還是沒能被獲得外國“金主”支持卻內訌不斷的反對派推翻,政府軍依然控制主要城鎮,與反對派武裝成拉鋸之勢,屢有進展。在希望巴沙爾倒臺的人看來,化學武器襲擊事件原本是絕佳機會,不料卻被俄羅斯和巴沙爾化危為機,敘政府同意在國際監督下銷毀化學武器,得以避免外國軍事干涉,第二次敘利亞問題日內瓦會議召開可期。2014年,敘利亞能否早日平息戰火,迎來政治解決?(胡若愚)
分析:
2013年的敘利亞局勢因為八、九月間的化武事件而改變了原先的運行軌跡。由于俄羅斯出人意料地迫使敘利亞接受銷毀化學武器的建議,美國放棄了一度迫在眉睫的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的計劃,也使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得以暫時喘口氣。雖然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的銷毀工作還算順利,但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的內戰仍然在繼續。
敘利亞2014年局勢發展的最大看點是巴沙爾能否挺到6月份的下一場總統選舉,巴沙爾本人參選與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敘利亞的未來。
2014年的敘利亞局勢的發展簡單地可以概括為一“等”二“看”三“改造”,即:等著日內瓦會議怎樣的結局;看看巴沙爾是否“自覺”棄選;同時,西方將加大外交斡旋,并大力“改造”敘利亞反對派,使其成為取代巴沙爾的可靠力量。(余國慶)
2014年,金正恩當政的朝鮮會否再現驚人之舉?
2013年12月初,繼發射衛星和核試驗之后,朝鮮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二號人物”張成澤被捕并很快被處決,震驚世界。而此時,也恰逢金正恩當政朝鮮兩周年之際。張成澤的落馬,只是金正恩上臺執政以來“官場風暴”的一個最高潮。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上臺執政以來,朝鮮政壇發生一系列人事變動。韓國統一部2013年10月公布的報告稱,金正恩執政后調整了朝鮮97名黨政軍高級官員的職務,占朝鮮高級官員總數的44%,調整力度不可謂不大。除了讓一批軍方元老“解甲歸田”,金正恩還提拔了許多年輕軍官,逐步完成在軍隊的人事部署。
分析:
韓國朝鮮問題研究所教授楊武晉說,張成澤落馬后,朝鮮可能會展開新一輪人事調整,以徹底消除張成澤的影響力,屆時“金正恩將成為權力核心的唯一人物,無人再能對他進行挑戰。”
2014年,普京會否與奧巴馬再搶“頭條”?
普京2013年6月宣布與發妻“文明離婚”,只是他“上頭條”的開始。這一年,俄羅斯政治企穩,反腐高調,經濟尚可,普京同時在外交上頻頻得分,向“棱鏡門”曝光者愛德華·斯諾登提供庇護,順水推舟提議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利用經濟壓力讓烏克蘭從西向東“掉頭”,年末出人意料地宣布特赦前“寡頭”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等反對派人士,令西方“我伙驚呆”。這一年,普京對奧巴馬“既打又拉”,令奧巴馬“憋出內傷”,最終在《福布斯》全球權勢排行榜上擠掉了奧巴馬,排名第一。(胡若愚) >>>
分析:
2013年,普京的外交政策從表面上講得分很多。但是這些成果仍然是戰術性的勝利,而不是戰略性的。經濟問題是普京面臨的最大一個難題。外交上的這種強勢和內政上的虛弱,特別是經濟上的虛弱,我覺得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反差,這是普京未來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馮玉軍)
俄羅斯2013年在外交方面確實做得好。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在國內經濟放緩的不利形勢下取得的。國際關系正處于一個過渡期,俄的定位是充當各主要力量的平衡因素。在美國重返亞太的背景下,普京認為這是俄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大國博弈中作為一個平衡點,取得自己的利益。(龐大鵬)
2014年,穆爾西命運如何?
作為埃及首名非軍人出身的總統,穆爾西一度被贊為“革命英雄”。可是,執政一年間,經濟未有起色,社會缺乏安定。更重要的是,穆爾西曾經承諾做“全體埃及人的總統”,卻無視反對聲,急于擴權攬權,引發抗議,埃及局勢重陷混亂。
他最終于2013年7月遭軍方逼宮和罷黜。穆爾西和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持者隨后大規模集會示威,遭軍警武力驅散,死傷嚴重。穆爾西則因煽動支持者殺害示威者等指控,出庭受審。2014年,埃及能否實現政治過渡,恢復往日的安寧和穩定? (胡若愚)
分析:
2013這一年“過山車”般的境遇,已經讓穆兄會成員嘗盡苦果。給穆兄會及其下屬組織徹底貼上恐怖主義標簽,則是再讓他們重溫被打入非法和地下的昔日噩夢。
世俗派力量對穆兄會的全面宣戰,意味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埃及政治舞臺上難以有穆兄會的一席之地。同時,軍方和警方可以通過更為嚴厲的措施繼續打擊穆兄會的暴力活動、抓捕穆兄會成員,以期徹底掃清其勢力。
想法是好的,現實能否如愿,則仍需思量。專家認為,穆兄會在民間多年的基礎并不會因當局的打擊立即消失,因而,急于為穆兄會注明“恐怖主義”標簽非但不能解決問題,短期內埃及還將面臨暴力升級的危險。從最近幾日穆兄會的反應來看,27日的全國游行、28日的校園沖突,還有29日的爆炸襲擊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政府將穆兄會定性為恐怖主義集團后,一些專家對此項決議表示擔憂,稱恐將引起新一輪暴力升級。新憲法公投已提上議程,該組織的激進分子會不會借機打擊報復?他們會不會破罐子破摔,索性一決雌雄?半個月后的埃及是否會成為恐怖的戰場?一切隱患都是未知。 (李佳璇)
2014年,想重現“漢江奇跡” 樸槿惠真心不易
作為已故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樸槿惠帶著“把一切獻給國家”的誓言,出任韓國首名女總統。曾經的“冰公主”如今顯得溫和而親民,被韓國媒體贊為“樸槿惠style”。她對內主張“經濟民主化”,對外倡議“朝鮮半島信任進程”,在歷史問題和領土爭端上對日本不含糊,成功訪問美國、中國和歐洲。不過,國會爭斗不止,情報機構干預選舉、議員“謀反”、核電丑聞等令她頭疼不已,朝鮮半島局勢讓她無法安心,獲稱國政選舉“不敗女王”的樸槿惠要讓“漢江奇跡”重現,真心不易。(胡若愚)
分析:
韓國《中央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韓國總統樸槿惠十分注重溝通禮節,她的溝通風格真誠樸實,形成了獨特的“樸槿惠Style”。
2014年中期選舉,奧巴馬能否避免成“跛腳鴨”?
2013年對奧巴馬來說很不順心:“棱鏡門”曝光,秘密監控讓一些盟友和小伙伴們很不高興,國家形象大大失分,還讓斯諾登躲到了俄羅斯;敘利亞發生化武襲擊,動武的刀子正要舉起來,卻發現找不到幾個幫手,還讓普京來了一招順水推舟,只得順坡下驢,同意由國際監督銷毀敘利亞化武;力推的醫療保險改革被衛生部的醫保網站坑了一把,被反對者好一番指責;共和黨在財政預算上不讓步,導致十幾年來聯邦政府頭一回“關門”……2014年,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即兩年后總統選舉的前哨戰,奧巴馬能否避免提前成為“跛腳鴨”?(胡若愚)
2014年,奧朗德如何挽民意?
奧朗德上任以來,一系列加稅政策不斷引發爭議,放松緊縮的經濟政策飽受批評,以致國際評級機構再次下調法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奧朗德所獲民意支持率的下滑速度打破了紀錄。
內政“不給力”,這名社會黨籍總統學起政治對手、前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在外交上“怒刷存在感”,屢有高調甚至驚人之舉,包括加強在非洲的軍事干預,出兵協助馬里、中非平叛,試圖填補美國在中東地區留下的戰略空間。不過,法國在敘利亞化學武器危機真相未明時急于動武,在伊朗核問題談判進入緊要關頭時態度強硬,卻頗有攪局之嫌。(胡若愚)
2014年,“歐洲的德國”帶動“德國的歐洲”?
當下,誰是歐洲說話最有分量的人?默克爾。這名德國首名女總理上任以來聲望不斷走高,帶領德國較早擺脫金融危機,經濟展現強勢,讓幾乎整個歐洲在主權債務危機“風雨中抱緊德國”。今年9月,默克爾輕松贏得議會選舉,成為二戰結束以來第三位三度當選的德國總理;不出意外,她將超越曾統領英國11年的“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成為歐洲乃至全球執政時間最長的女性國家領導人。2014年,默克爾將怎樣繼續帶領“歐洲的德國”帶動“德國的歐洲”?(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