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駐伊美軍“勝利大逃亡”
今日正式結束作戰任務
2002年
9月12日,時任總統布什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03年
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12月13日,美軍在提克里特抓獲薩達姆。
2007年
60%以上美國人認為伊拉克戰爭是一個錯誤。
2008年
對伊戰持反對姿態的奧巴馬總統大選獲勝。
2009年
6月30日,美軍開始從伊拉克主要城市撤出。
凱撒說:我來了,我看見,我征服。美國說:我來了,我征服,我走了。
美國人揮揮手的身影背后,是絞刑架下的薩達姆,是4000多條美軍生命、10萬伊拉克平民尸骨,一個亂象叢生的中東……
8月31日,對于美國人和伊拉克人而言,都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按照奧巴馬去年制定的時間表,從這一天起,駐伊美軍正式宣布結束在伊拉克的作戰任務,并將安保任務移交給伊拉克安全部隊,駐伊美軍人數降至5萬以下,并于明年底前全部完成撤軍。奧巴馬說,作戰部隊的離開意味著這場戰爭“結束”,伊拉克將自己“做主”。這場由美國前總統小布什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自由行動”將“壽終正寢”,但伊拉克會迎來新曙光嗎?
美軍這一仗體面地輸了
美國從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戰斗部隊,歷經7年零5個月。中國國際軍事問題專家宋曉軍表示,美軍這一仗,體面地輸了。因為這場戰爭讓美國人付出慘痛代價,卻沒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和經濟目標。
痛快“獲勝”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向伊拉克發起軍事行動。
開戰進入第三周后,戰事便呈現一邊倒的態勢: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憑借空中優勢和機械化部隊,分幾路發起強大攻勢,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形成合圍,并加緊對伊總統府、政府機關及高層領導人的住所等地進行空襲。伊拉克顯無縛雞之力,只能垂死掙扎。2003年5月1日,伊拉克戰爭開始不到兩個月,美國時任總統布什便在美國海軍“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上說:“伊拉克主要戰事已經結束。美國和我們的盟友們勝利了!”
戰后“陣痛”
不過,未能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沒有讓布什政府感到羞愧,因為這時候,美國人已經找到了第二塊遮羞布———將伊拉克建成中東民主的典范。布什承諾要給后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帶來自由和安全。
然而,薩達姆政權倒臺后,伊拉克國內不斷爆發的反美武裝襲擊、教派沖突,讓伊拉克的政局極為動蕩,“安全”成為奢侈,虐囚丑聞的連續曝光也讓“自由”成為謊言。
勝利“逃亡”
面對混亂,美國人也開始顯得有心無力了。2009年2月27日,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這位打著“反戰”旗號的美國非洲裔總統的撤軍計劃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作戰任務,只留下3.5萬至5萬兵力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然后,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余部隊。
拖著疲憊身軀回家的美國人留給伊拉克人的是一個爛攤子。而對這群大兵們來說,活著回去,就是勝利。
美國用兵得與失
失
●耗費軍費7630億美元,超過朝鮮、越南戰爭的費用。
●與7年前相比,美國在中東的介入更深,立足點更多,但影響力反倒還不如當初,對以色列控制不力,在巴以和談上乏善可陳,對伊朗的態度進退維谷。
●兩伊原本保持著中東的平衡均勢,薩達姆的垮臺,讓伊朗少了一個羈絆,影響力大增,原本在這一地區不成氣候的“基地”組織也一度猖獗。
得
●美國在中東終于獲得一個可以立足、又無需過多顧忌繁文縟節的基點。這些都是美國自二戰后夢寐以求,卻直到伊拉克戰爭后才實現的。
●現已調職阿富汗的前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烏斯當初在伊拉克推行“拯救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什葉派和遜尼派間的仇殺,孤立了原本就是“外來戶”的“基地”勢力,讓北方庫爾德人同意留在伊拉克版圖內。
5大國際風云人物與伊戰
布什: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2003年3月20日,布什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宣布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但美國政府一直未能出示薩達姆政權支持恐怖主義證據。盡管布什曾承認他的對伊政策存在“一系列問題”,但他對伊戰的堅持卻從未松動過。
奧巴馬:布什“栽樹”,我來“乘涼”
駐伊美軍作戰部隊完成撤離并非意味著伊拉克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但是奧巴馬卻把這個事件視作兌現競選承諾的機遇,同時也借此向全世界宣布,他為國際和平做出巨大貢獻。
拉姆斯菲爾德:成也伊戰,敗也伊戰
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將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的聲望推向了巔峰,但是美軍隨后在伊拉克陷入泥潭,使得他的聲望從云端開始墜落。
布萊爾: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是首位以工黨黨魁的身份連任3屆的首相。他在內政上頗有建樹,創造了英國二戰后最長經濟繁榮期的傲人佳績。由于他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一錯再錯,最終不得不以辭職的形式提前2年卸任,從而也終結了他一手創造的“不敗傳奇”。
薩達姆:棺已蓋,論難定
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抓獲。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執行絞刑。
無論是在伊拉克國內還是在國外,對“一代梟雄”薩達姆的評價似乎永無定論。本版稿件本報綜合
代價
美方
■4419名軍人死亡
■3.2萬名軍人受傷
■7630億美元戰爭開支
■500億美元重建
伊方
■8000名士兵死亡
■10-100萬平民死亡
■480萬難民
撤離伊拉克
美國留有后路
布魯金斯學會安全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漢隆說,戰斗部隊撤出后,伊拉克留下的5萬美軍人數并不少,而且擁有足夠的裝備與能力,仍足以實現美國的很多目標。
他甚至認為,留下的美軍部隊和此前撤出的部隊一樣擁有致命武力,不過是換了個名稱,搖身一變成為“提供訓練與支持的部隊”。
這一觀點獲得不少伊拉克問題專家認同。他們認為,美軍撤出戰斗部隊不會讓伊拉克局勢發生立竿見影的轉變。一些人甚至認為,即便在美軍撤出全部部隊后,美國仍可依靠安全承包商組成“便衣軍隊”,繼續對伊拉克的占領。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奧巴馬覺得繼續駐軍伊拉克符合美國戰略利益,他有可能變化形式讓美軍在2011年后繼續呆在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