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鄂溫克族

2002年05月08日17:04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鄂溫克族

人口為30505人。

民族概況

歷史上異地而住的鄂溫克族居民,曾分別被稱為“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1957年,根據本民族意愿,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布特哈旗、阿榮旗、額爾古納左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及黑龍江省訥河縣等地。人口少而分布廣,多與蒙古、達斡爾、漢、鄂倫春等族交錯雜居。鄂溫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區,地屬大興安嶺西側緩坡和草原。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鄂溫克族人口數為30505。使用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個方言。沒有本民族文字。牧區學校通用蒙古語、蒙古文,農業區和靠山區通用漢語、漢文。

據考古學和人類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并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在黑龍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發現了具備鄂溫克族體質特征的頭蓋骨,與頭蓋骨一起還發現了貝加爾湖地方特有文化與裝飾。符合鄂溫克人的傳說。傳說中鄂溫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說,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溫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著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與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溫克族有淵源關系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后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溫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專指則是鄂溫克族。此外,稱為“索倫別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溫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溫克居民都已歸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汗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前,即已在鄂溫克地區確立管轄制度,以后又日趨嚴密。清廷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每年向清朝進貢貂皮。17世紀中葉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甘河、諾敏河、阿倫河、濟心河、雅魯河、納莫爾河等)流域居住。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個“阿巴”(即圍獵場)。雍正九年(1731)將5個圍獵場的鄂溫克壯丁按住地規定旗色,編成八旗。次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駐守邊防。其后代即現在居于鄂溫克族自治縣的鄂溫克族。清廷還曾派鄂溫克族的八旗官兵駐防愛輝、墨爾根、齊齊哈爾、伊犁、塔城、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烏魯木齊等地。他們在維護祖國的統一、保衛邊疆方面作出了貢獻。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一千六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社會經濟

由于鄂溫克族居住分散,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聚居于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族占本族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住蒙古包,過游牧生活。早在17世紀末,鄂溫克族已處于由原始社會末期向階階社會過渡的階段。至1945年8月解放前,鄂溫克地區已處于小家庭為主體,組成“尼莫爾”的游牧小集團。“尼莫爾”原是由三、五戶以至十多戶有血緣關系的保留部落外殼的游牧封建社會,其社會結構是以若干小家庭組成的生產互助單位,成員屬同一氏族,沒有剝削關系。后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建立在封建依附關系基礎上的社會生產組織,一般由一戶封建牧主和若干貧苦牧民共同組成。牧主與牧民占有牲畜的數量相差懸殊,牧場形式上是“尼莫爾”占有,實際上已產生了封建剝削。從事農業和半農半獵的鄂溫克族居民早已進入封建社會。此時只有居住在額爾古納左旗的極少數人尚處于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階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飄泊不定,住著簡陋的帳幕——“撮羅子”。因他們飼養馴鹿,常被稱為使用馴鹿的鄂溫克人,過著共同狩獵、平均分配的原始社會生活。

在漫長的舊社會里,鄂溫克族人民深受苦難,處于日趨貧困衰亡的境地。在清代,統治者驅使他們去打仗,大多死于戰場。日本侵略者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加上天花、傷寒、性病等蔓延,人口急劇下降。1931年輝河沿岸鄂溫克族居民為3000多人,到1945年只剩存1000余人。1945年8月,鄂溫克族獲得新生。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幫助他們恢復和發展生產。1947年開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牧區、農區(包括靠山區)進行民主改革;在尚保留原始社會殘余的游獵區,則大力扶助他們發展生產,通過合作化使之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到1958年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同年8月1日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還先后建立5個民族鄉和一個民族索木(區)。培養出許多本族干部。自治旗成立以來,逐步改變了過去“逐水草而居”的狀況,實行定居放牧,一批獵民、牧民新村相繼出現在林區和草原。采取“以牧為主,結合畜牧業發展多種經濟”的方針,使畜牧業迅速發展;興修水利,開發缺水牧場2000多平方公里,基本上實現了割草、運草、提水、藥浴、彈毛、制氈等方面的機械化。牲畜頭數比1949年增長7倍多,牲畜和畜產品有20多種跨入出口物資行列。農業、編織、養鹿、捕魚以及采集木耳、榛子、蘑菇等多種經營逐步發展起來。輝河兩岸有200多里長的天然蘆葦資源,每年都為國家提供大批優質造紙原料。鄂溫克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較顯著的改善。1945年前,他們幾乎全是文盲,自治旗成立時僅有9所小學,現在小學教育已普及,并有了18所中學,還有不少青年邁進大學之門,一支本民族的知識分子隊伍正在成長。在鄂溫克地區基本上建成了醫療衛生防疫網,“克山病”已經得到控制,舊社會流行的瘟疫已絕跡。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項事業更是蒸蒸日上。

文化藝術

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有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諺語、謎語等,生動感人。雖產生于不同時代,但都反映了現實的生活。例如:“人類來源的傳說”對他們的遷徙歷史、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象都作了樸素的描繪和解釋。當代文學的著名作家有烏熱爾圖,他的代表作有《一個獵人的懇求》等。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特別是牧歌和獵歌,表現了鄂溫克族勇敢而質樸的性格。每逢年節或舉行婚禮時,多由婦女跳鄂溫克舞蹈。“努給勒”舞步獨特,剛健有力,節奏性強,以“跟靠步”和“跺步”為其舞蹈特點。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主要跳“跳虎”和“獵人舞”等舞蹈。鄂溫克族居民從青少年時即開展射擊、跳高、跳遠、撐桿跳、滑雪等運動。造型藝術有刺繡、雕刻、繪畫等,喜在器皿上飾以多種花紋圖案,并善于用樺皮作原料制成禽獸形狀的兒童玩具。

生活和風俗習慣

鄂溫克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點,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間進行,同一氏族內禁止通婚。他們也與蒙古、鄂倫春、達斡爾等族通婚。在陳巴爾虎旗的鄂溫克人中尚保有“逃婚”習俗,互戀的青年男女決定結婚日期后,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塔的“撮羅子蟹里,由候在此處的老婦把姑娘八根小辮改梳成兩根,即成為合法的婚姻。人死后,以前曾行天葬(即風葬),后因受鄰近兄弟民族的影響,多改土葬。

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其打獵、捕魚、擠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樺皮制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撮羅子”、籬笆、皮般。甚至人死后裹尸都用樺皮制作。除此外,鄂溫克族許多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象樺樹皮帽、樺樹皮鞋等十分廣泛。各種樺樹皮制品,尤其是樺樹皮容器,除了輕便實用外,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一般婦女從七八歲開始學習世代相傳的雕刻、壓印、繪畫、拼貼等手藝,逐步產生了鉆研技藝的熱情,對器皿用具進行美術創作。圖樣多源于生產、生活之中,有花草、樹木、山峰、蟲魚、石崖等模仿自然構圖,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人不但勤勞、勇敢、純樸、爽快,而且具有誠實的美德。在鄂溫克族獵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么叫偷竊。獵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設有倉庫,存食品、衣物、工具等,從不上鎖,如果有人途中斷糧、缺衣,可以到任何二個倉庫去取。鄂溫克族講究禮節,非常好客。年輕人見到長輩,要施禮問安和敬煙。最通常的禮節是屈膝、側身、拱手作揖。家中來了客人被認為是喜事,牧區對客人敬以奶茶,獵區則以鹿或犴的胸口肉以及馴鹿奶待客。節日主要有祭敖包、陰歷年和“米闊勒”節等。祭敖包時要宰牛、羊作祭品,祈求人畜平安。每次敖包會上還要舉行賽馬、摔跤等活動。“米闊勒”節是生產節日,每年夏歷五月二十二日舉行,這一天要給馬烙印、剪鬃、去勢、除壞牙,給羊剪耳記號等,并舉行宴會。

宗教信仰

過去,鄂溫克族多信薩滿教,牧區的居民同時信喇嘛教。1945年前還保留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殘余,部分氏族以鳥類和熊等為圖騰崇拜對象。各氏族或大家族有巫師“薩滿”,多由頭人(酋長)擔任。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編)

國家民委網站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