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專家觀點
立法治理用戶數據監管缺位
面對還在持續發酵的“泄密門”,網友們正忙于修改自己的賬號密碼,而陷入其中的CSDN、天涯等網站卻在道了一聲歉后就此緘默。不少網友表示,數據是從網站泄露,網站應承擔責任,并進行一定的賠償,但又苦于拿不出相關證據和法律條文作支撐。
“目前法律對于普通用戶的信息安全保護還是一片空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秘書長、互聯網專家姜奇平表示,除了國家相關機構有保密法外,對于企業的用戶數據保護并沒有相應的法律規定,甚至都沒有一套成型的行業準則,各家網站都是各自為政。在沒有一個權威第三方的監管之下,用戶數據安全目前處在一個“沒人管”的困局,因而這次“泄密門”中的受害用戶維權困難很大。
姜奇平認為,“泄密門”事件凸顯出個人信息時代法規的缺失。2005年時,立法部門就曾推動過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進程,但一直未能正式出臺。此次“泄密門”給業界、網民和監管部門都提了個醒,讓大家認識到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要性。他建議政府盡快立法,從權利保護、責任認定、責任追究和法律保障上對個人信息予以保護,將個人、網站和監管機構所應承擔的責任、義務厘清。
除此以外,姜奇平還建議以經濟手段來打擊黑客,徹底掐斷地下的用戶信息買賣黑市渠道。